第(3/3)頁 他曉得陳桂沒有框他,他的臉當真滾燙滾燙。 陳桂又道:「既是喜歡,余大人怎么不愿意議親呢?」 余璞張了張嘴,想解釋:「我、我還年輕,沒想過這事。」 「余大人,」陳桂笑了起來,「你是年輕,我們大姑娘卻慢慢到年紀了,過了這村沒有這店……」 余璞道:「是,姑娘家不好耽擱。」 陳桂見他如此應對,多多少少也明白余璞的顧慮,同時,他也想起了郡主的交代。 不得不說,郡主看得真準,早就想到了余大人會推拒。 同時,陳桂對余璞也越發滿意起來。 不是陳桂臉大,這對余璞真就是天上掉餡餅,成了誠意伯府的姑爺、與輔國公做連襟,不說往后平步青云,最起碼不會隨隨便便被人低看,被旁人搶走本屬于他的機會。 最妙的是,余璞還很喜歡大姑娘。. 美眷與前程,都在這兒了。 換一個穩不住的,只怕是已經跳起來了,可余璞卻在往外推。 他不是不愿受人好意、而是顧慮太多。 陳桂抿了一口茶。 郡主說得對,必須把好好壞壞地都和余璞說清楚,就像那日贈銀一般,掰扯開來,哪怕有些話并不順耳,但他和伯府都有誠意,余大人亦是真誠之人,真心換真心的,哪怕最終談不攏,也不會有什么憤惱。 「余大人,不答應議親,并不是不喜歡我們大姑娘,對吧?」陳桂整理著思緒,「當然更不是有婚約在身,不能背盟。」 余璞被「婚約在身」這四個字,說得有點兒不自在。 「余大人是擔心門戶之見吧?」陳桂說到這兒,見余璞越發尷尬,便知道說中了,「余大人的狀況,府里一直都很清楚。 知道你家境尋常,手頭并不寬裕,也知道你家里供出一個新科進士著實不容易。 當日與余大人說過,借你銀錢是結一善緣,府里也從這一份緣分來時,看到了你的品行與能力。 論才華,金榜題名;論品行,主動約定還銀錢;論能力,翰林院里,伯爺始終看著你做事。 府里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多番考慮之后,想和余大人結親。 門戶什么的,既然開了口了,就沒管過那些。」 余璞依舊坐得很直。 許是公事公辦一樣的說話反倒叫他適應了些,臉也沒有那么燙了。 陳桂繼續說道:「結親好處之類的,說出來反倒像是府里看低了余大人。 你也清楚,我們大姑娘之前定過親,只是那位實在不像話、便退了親事。 府里嫁姑娘,旁的想法都沒有,就看品行與能力,就看心里有沒有大姑娘。 往后能踏踏實實在衙門里做好分內之事,不仗著伯府姑爺的身份惹是生非,能善待、愛護大姑娘,日子過得平順又和睦,這就足夠長輩們放心了。 余大人,平心而論,就這點兒要求,滿京城能讓府里挑中的,都很少。」 陳桂給余璞添了點茶:「當然,余大人完全可以拒絕。 府里做事、我做事,余大人放心,出了這道門,外頭不會傳一丁點的流言蜚語,傳出去對余大人不好,對我們大姑娘也不好。 余大人也不用擔心仕途受影響,哪怕與伯爺同在翰林院,他不會給你穿小鞋的。 一切照舊。」 余璞哂然道:「我相信的。」 「不過,我私心還是勸余大人不要拒絕,再仔細想想,畢竟是人生大事,」陳桂道,「想細致些,周全些,以后才不會后悔。」 話說到這個份上,余璞當然不會繼續推拒陳桂的好意。 「東家說得對,」他道,「這事情太突然了,我完全沒有準備,確實要多想想。」 話說這兒,余璞又補了一句:「我曉得姑娘家不好耽擱,不會一直拖著,半個月、不、最多一旬,我肯定給東家一個答復。」 陳桂笑著應了。 余璞起身離席。 陳桂送他出雅間,卻沒有一路送下去,而是站在樓梯口,看余璞佯裝鎮定下樓去,還在最底下險些踩空了下。 一旬啊? 陳桂失笑著搖了搖頭。 余大人這么緊張,在翰林院里對著伯爺,能堅持想足一旬? 陳桂不信。 要他說,最多三五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