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接連三日,這位岳大夫都出現在了輔國公府。 葉公公回回都陪著去,心里也莫名犯嘀咕。 他是晉王跟前有頭有臉的內侍,不說王府里,即便去宮里走動,各處也都會給他幾分體面,他被捧慣了,卻也不至于稀里糊涂到看不穿別人想法。 輔國公府里,他接觸過的徐簡身邊的親隨也好、管事也罷,都十分客氣周到。 從言辭與應對看,他們并不排斥「治傷」,甚至是盼著能有大夫手段了得、讓輔國公的腿腳好起來。 可落到實處,葉公公這一趟趟的,在國公府里的進展并不顯著。 其中緣由,應該還是在徐簡身上。 這么想著,葉公公抬起眼皮看了眼徐簡。 徐簡在看冊子。 冊子是岳大夫寫的,上頭寫了治療的辦法,很是詳細,一條一條的,牽扯到筋骨方面,還畫了一些圖來輔助理解。 徐簡看得十分認真,眉宇時緊時松。 葉公公略微舒了一口氣,起碼,國公爺對大夫提出來的辦法是有興趣的。 有興趣,才能繼續往下推。 徐簡翻過一頁。 久病成醫。 他為了傷腿折騰過,現在的傷情與之前那樣的固然不能比,但經驗在這兒,多少能看懂大夫的意見。 其中自然也有不能領會的地方,他沒著急問,全部翻完一遍后,才又調轉頭去把那些疑惑之處理了理。 理完了,提出了幾個想法,向岳大夫開了口。 岳大夫一一解答,時不時的,也思考一會兒。 兩人一問一答,說了有兩刻鐘。 說得越多,岳大夫越松弛。 醫者行醫,最怕的就是遇著「自說自話」的病人與家屬。 他們不通醫理、或者一知半解,卻自以為本事過人,大夫說什么、他們反駁什么,對大夫開的方子指手畫腳,從頭到尾都透著不信任。 如若遇上這種病人,岳大夫是會打退堂鼓的。 他行醫是救人,也是賺錢謀生,而說不通的病人、治療結果很難保證,到時候別說賺錢了,不賠銀錢都是好的。 尤其是有權有勢的病人,人家不用多說一句話,只一個眼神就能讓他全家老小都倒霉透頂。 顯然,輔國公不是那種人。 溝通多了,當然也就看得出來。 輔國公有疑問,這很正常,不懂就問,這是解惑,而不是質疑。 畢竟牽扯到腿傷,國公爺這等身份,慎重一些沒有錯。 這不是急診,好不起來也沒見多少惡化,當然不需要心急火燎,因此,選擇大夫與治療手段遠比趕鴨子上架一樣的出手更重要。 能在前期把問題溝通好,真進入治療過程中,也能少些波折,事半功倍。 即便談不攏,輔國公不愿意讓他治…… 那就不治。 正常的問診銀子,輔國公與晉王,還能少他這點小錢嗎? 岳大夫想得很實在,對徐簡有問必答。 與此同時,徐簡也在觀察這位「岳大夫」,看起來,此人當真沒有惡意,反倒是醫者仁心。 只不過,他依然沒有松口,送客時,掛在嘴邊的也是「再考慮」。 葉公公與岳大夫離開。 回到晉王府,葉公公喚住了岳大夫,問道:「是不是給出的治療太過保守了些?」 岳大夫不解:「保守?國公爺的傷,真要保守著來,就是干脆別治了。他沒有激進的必要。」 這個答復,顯然不能讓葉公公滿意。 見這內侍的臉色沉了沉,岳大夫不由訕訕,想了想,找補道:「老夫看著,國公爺沒有完全拒絕的意思,他的考慮也不是什么托詞,就是還沒想好,不如再等等。」 葉公公哼笑了聲。 晉王爺出面請大夫,輔國公還能直接拒絕了? 給王爺幾分面子,也得讓大夫登門幾次。 可偏偏拖著…… 那可是徐簡。 徐簡就不是什么優柔寡斷的性子。 敢把太子殿下綁起來押回裕門的人,怎么可能猶猶豫豫? 那么,是輔國公不信王爺、不信大夫? 葉公公吃不準。 親隨管事那兒看不出端倪,輔國公面上也看不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