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再想到當日云嫣一根簪子熟練開鎖的模樣…… 自家上下可沒人教她這個! 更別墅,牛伯還敢替她追車把晉舒救回來了。 那段徐簡說得簡單,但事后外頭毫無風聲、至今都不曉得那失蹤的侍衛去了哪里,徐簡善后善得漂亮,云嫣能當機立斷也不是多么嬌弱的性子。 有那么一瞬,林玙其實是有些慶幸的。 沒有人知道前路如何,也許當真林徐兩家會有磨難,那云嫣與其做個嬌嬌女,倒不如多些本事傍身,遇事多一點機會。 再者,徐簡說的那些事,固然有他的「坐視」、「放任」,但說穿了,還是太子殿下自己行事不端。 林玙見過先帝,也與圣上打了這么多年交道,又讀過那么多史書,他知道君王各有各的脾氣,千古一帝也不是千篇一律,但他們身上都有一些表現。 他也沒指望李邵將來能是什么傳芳百世的明君,但要中規中矩,守個成,不亂來,可惜,對這位太子殿下來說,這都有些難。 難到,徐簡都選擇設局以圖換人了。 這膽子、這破局的思路,不得不說,夠兇的。 畢竟是將門子弟,埋伏了一處又一處,甚至還瞞過了圣上,這是最難的,局布了,人入局,一點一點地耗,耗到最后,全是殺招。 「事到如今,我問你,」林玙斟酌著道,「幾位殿下才多大?你確定你真換一個,往后林徐兩家就能高枕無憂了嗎?」 「我不確定,」徐簡很實在,「我唯一能確定的是,有一日太子掌權,我們就是末路。」 林玙倒茶。 茶水已經完全冷了,入口發澀。 說真心話,林玙對李邵也有一些不滿。 倒不是因為妻子的死,他們作為人臣,救主是份內的,天地君親師這些都刻在腦海里。 林玙的不滿來自于李邵行事,尤其是隨著他長大、在朝堂行走之后,時不時就鬧出不像話的事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可作為臣子,林玙想的其實還是規勸、輔佐、擺正那些,今兒與徐簡一番對話,一下子全給弄亂套了。 與對不對、好不好無關,就是太突然了,讓林玙措手不及。 按理,他現在該勸說徐簡,讓他趁著那些小動作沒有曝光之前,別再給太子挖坑了,身為人臣有人臣的責任,可林玙又確實明白徐簡的擔憂。 「 君臣緣分」是林玙自己看出來的,他壓著徐簡去擰不可能甜的瓜,那完全是自討苦吃。 不說將來朝堂上怎么樣,翁婿政見不同,首當其沖受傷的是女兒。 「我得再想想,」林玙深吸了一口氣,又徐徐吐出來,「殿下去觀政,我正好也多看看,他到底會怎么樣。」 徐簡應了聲。 伯爺的反應在情理之中。 「還有一件事,」徐簡道,「圣上至始至終不相信定國寺走水是意外,之前抓到王六年,證實定王死于毒殺,也讓圣上更添了一層能找到真相的信心。 岳父您之前認為是意外,現在呢?您還那么堅持嗎?」 林玙的呼吸一滯。 「沒有證據,當年就找不到,但凡有一丁點線索,圣上都會深挖,他這么多年都沒有挖出來,」林玙頓了頓,又道,「我也不是固執,我也得看證據。 不過,我們都看得到,定國寺若有內情,無疑就是一場大變故。 圣上已然這么寵愛太子了,一旦坐實了先皇后的死另有陰謀,圣上情緒上來了,對太子可能會越發偏寵。 而你偏偏打著換人的主意,到時候是福是禍,眼下誰都說不準。」 徐簡頷首。 伯爺會吃不準福禍,但徐簡認為機會不小。 先帝年間,讓皇子們的爭斗浮在表面上、真正「熱鬧」起來的就是定國寺走水的那一夜,「山賊」襲鎮的真正禍首其實并未有一個定論。 如今興風作浪的幕后之人,當年豈會錯過那一夜的風云變幻呢? 陳年舊事,徐簡一個年輕后生難尋蹤影,誠意伯卻不一樣,即便那一夜他沒有在定國寺,但他經歷了完整的京中變故,由他再從往事里尋找,也許能有蛛絲馬跡。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