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道-《秦時之儒家小師叔》
第(2/3)頁
天下二字一出,所有人的興趣都被調動了起來,不是因為論題的新鮮,而是天下過于宏大,無論是先賢還是如今的各家巨擘,所鉆研的都不過是天下之下的一物而已。
此時原本晴朗的天空逐漸被烏云所籠罩,悶沉的雷聲逐漸響起,大殿內的光線逐漸暗淡下來。
“可以,不知公孫兄臺想要如何辯論?”子游也難得認真了起來,公孫白眼中的那一抹火熱不得不讓他認真起來。
“身在天下之中,又怎敢談天說地,我曾在外游歷五年,腳步遍布七國,這一路上我見到了很多,學到了很多,但心中的不解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多,我想問閣下如何看待此天下大勢?”公孫白的眼中迸發出了一個精光,直勾勾的盯著子游。
這五年,隨著他逐漸走在七國的國土之上,他曾經幻想著的美夢便逐漸破碎,從一個理想家變成了一個現實家。
他所看到的不是一個快意恩仇的江湖,而是一個殘酷的現實,常年的戰爭,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流離失所,餓殍遍野,無數的百姓賴以為生的土地變成焦土,多少青年被迫上了戰場慘死,留下年邁的父母以淚洗面,斷絕了今后生活的希望。
一些更為嚴重的地方,他看到了百姓易子而食,一個村莊之內只有一些年邁的老人在田中耕作,只為了一日能吃上些許吃食,他見到過老人在田中耕作手中的鋤頭落下之后,便再也沒有揮起,他見過一些官員整日奢靡度日,國君沉迷虛妄之中,絲毫不顧及下層百姓的死活,甚至以百姓姓名為娛樂。
越是接觸現實,他心中越是驚駭,他想要改變這樣的世界,但是他卻又無力至極,他不知道該如何去改變,像是一個嬰兒在看待一座無可逾越的高山一般,他也曾為之努力過,但最終被現實擊敗,所以他回到了公孫家,想要借名家之手來做些什么,但他發現依舊對著世界無可奈何。
他最開始是不想來稷下的,但是想到稷下大家匯聚,或許有自己想要找到的答案,于是便來了。
“當今天下乃是大爭之世,亦是重塑天下之契機,更是百姓苦難之世。”
“何解?”公孫白的眼中冒出了精光直勾勾的看著子游焦急的詢問道。
“天下大勢分分合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百年來諸國攻伐,天下大亂,禮崩樂壞,百姓民不聊生,周天子分封諸侯,宗室強則諸侯臣服,宗室弱則天下征伐不斷。”子游沉聲說道。
在場的人都被子游的話震懾住了,一句天下大勢分分合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概括出了自夏商以來,天下發展的趨勢,后面的話更是當今現實的情況。
“彩!!!”
在場人對子游的話發出了由衷的認同和贊揚。
震耳的雷聲炸響在天空,卻被這一聲彩壓蓋而住,蛛網般的閃電劃過,透過窗戶照亮了大殿,照亮了高臺上子游那張堅毅英俊的臉龐。
“那依照先生之言,當今天下的未來是什么?”公孫白繼續問道。
“這天下分的太久了,合乃是大勢所趨,無人能擋,大勢如同洪流一般,無人可當,試圖逆大勢而行者,如螳臂當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