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不講武德-《秦時之儒家小師叔》
第(3/3)頁
璀璨的星辰映照在宮殿頂部,帶著黑色面具,一身黑袍遮身的東皇太一看著不斷變化的群星,猛地轉身。
而下方的湘君已經等候多時。
“東皇閣下。”
“群星動亂,異數已現,為了陰陽家的百年大計,你帶著我的命令,與湘夫人、云中子前往稷下與東君他們會和,在將異數消滅。”東皇太一說道。
“遵命東皇閣下,不知這個異數是誰?”湘君問道。
東皇太一并未多說,只是一揮手,一塊鏡子出現在了湘君面前。
“這塊鏡子會指引你們的,等異數出現之時,這塊鏡子便會顯現異數的名字。”
“是,東皇閣下。”
“退下吧。”
湘君離開太一殿之后,東皇太一看著滿天群星,感慨一聲說道
“群星動亂,大勢難測,我陰陽家百年大計不可因你而毀。”
稷下學宮的辯論也來到了末尾。
百家學子紛紛下場,雖然深度不如之前的多次辯論,但熱鬧和激烈程度絕對遠超之前,無論是各國特使還是平民百姓看的可是眼花繚亂,一些特使看到了有符合自己需要的人才,也是送上了拜帖。
其中屬齊國網絡的人才最多,因為齊國位居最東方,加上國泰民安除了法家、兵家、縱橫家這樣的戰爭狂人之外,大多門派都還是很喜歡來齊國的,加上齊國學術之風盛行,也比較容易踐行自己的學術。
這場辯論除了緩解矛盾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百家在為自己的年青一代鋪路,為他們提供一個展現自己的平臺,這點要比緩解矛盾,各家為了延續自己的學說,讓弟子們出入朝堂變得格外重要了。
這場轟轟烈烈的百家辯論,最終以子游和公孫白名揚天下,儒家保住自己的地位,各家紛紛得到好處而告終,總的來說,舉辦方、參加方、陪跑的人都得到了不少的益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