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修煉成功之后,嫪毐成功進宮,但是就在他準備釋放陽氣的時候,出現了亂子,陽氣和陰氣不調,導致他的絕活再也沒有辦法施展開來。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這是呂不韋派人做的,故意讓人為難住嫪毐,從而逼得嫪毐走上絕路,包括所所謂的秘術,這本來就是呂不韋設計好的。 呂不韋已經想好了自己的身后名,所以對權力的依戀沒有那么大了,子游代表著儒家,這說明他的《呂氏春秋》很容易就被世人承認,所以他現在必須要維持住一些權力下的臉面。 于是嫪毐用著韓國羅網的盟友姬無夜手中得來的百越的迷藥迷住了趙姬,讓其認為嫪毐依舊生猛,于是趙姬逐漸沉淪,并且給了嫪毐權力和地位,至于嫪毐為什么來軍隊。 則是他聽說了子游的來信,以及驪山大營的突然調動,加上他偶然得到的消息,說這次調動是為了一個極大的功勞,秦國靠著耕戰受爵,嫪毐可不甘心當一個寺人。 生理上的缺陷,讓他現在有些扭曲,對權力的渴望早就超越了一切,讓他陪伴在趙姬身邊對他而言是一種折磨,于是他讓趙姬幫他調動了軍隊中來混軍功。 王翦自然注意到了嫪毐,但是畢竟有著趙姬在,嬴政也沒有多說什么,于是王翦自然不會多說什么。 關于政治王翦一直都是很慎重的,他很清楚當初的武安君是因為什么被賜死的,于是他對于政治上的事情一向是沉默和明哲保身,上面的人都沒有說什么,他自然不需要多問。 于是王翦帶著隊伍朝著武關而去,此時函谷關下,五國合縱的帥帳內,代表著五國軍隊的統帥坐在各自的位置上。 此時主將龐暖卻并不在帥帳內,而是他的副將站在一旁,負責調和五國的矛盾,副將此刻滿頭大汗,五國軍隊的統帥自然看不上一個副將,他們可能會給龐暖一個面子,但是副將他們看不都不看。 在龐暖離開的日子里,副將被這些統帥的爭吵和無視氣的都想拔劍看了這些人,但是理智告訴他不能,他還有家族在身后。 說起來這次五國伐秦本就匆忙,很多事情都沒有詳細的商談,加上沒有一個有足夠威望的人的來壓住這些人,所以五國大軍看似和諧相處,實際上每天都在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鬧。 五國合縱伐秦吸引了整個天下的目標,甚至有人重新開啟了大盤滅國棋來推算這場戰爭,當然這并不是一個中推算辦法,而是客棧酒樓中為了吸引人設置的大型圍棋盤,通過白子黑子來充當雙方的士兵,來搏殺,尤其是魏國的大盤滅國棋吸引了無數人注意。 所有人把注意都放在這里的時候,另一個消息像是平靜的湖面被丟入了一顆炸彈一樣,讓整個天下徹底沸騰了,儒家對外宣稱子游完成了自己的著作《行論》。 一個月之后,《行論》在儒家各脈中流傳,大量儒家弟子去學習,子游被稱為儒家未來最有機會成為圣賢的人呢,這一本書自然被這些儒者吸引,但是行論的風評逐漸變得兩級分化開來,有人稱其為經天緯地之書,世間大事無出其左右,也有人說這是一本荒謬之論。 儒家的這種兩級分化也導致了百家紛紛將目光投放出來,他們十分好奇這個讓儒家再次爭吵起來的《行論》究竟是怎么樣的書。 因為《行論》部分眾多,所以在儒家各脈中流傳的行論也都是一部分一部分的,無論各家各脈對《行論》是如何評價的,但是他們都從行論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東西。 公羊儒有了完整的大一統理論,他們一方面抓緊整理自己的《春秋公羊傳》,希望能夠將自己的大復仇主義宣揚起來,谷梁儒在行論中看到民本思想,李斯和韓非更是癡迷《行論》中完整版的關于國家方面的東西,如制度、法律等等。 毛亨和浮丘伯則是在雜篇中的詩詞中無法自拔,就連荀子也日夜鉆研《行論》,他一邊看,一邊感慨子游究竟是怎么寫出這種書籍的。 子游則是在自己的心園中開啟了養老生活,因為《行論》的寫完子游決定給自己放個假,絲毫不管儒家各家各脈關于《行論》的爭吵,子游的態度是老子只管寫,你們愛看不看,反正有的人看,等把印刷術搞出來之后,子游準備把行論公之于眾。 就在子游享受生活的時候,龐暖率領大軍奇襲武關結果被早有預料的秦國埋伏,最終大敗而歸的消息傳遍了天下,原本各種推測這次戰爭走向的人徹底繃不住了,他們推算了無數種方法,就是沒想到龐暖這種奇襲的事情,更沒想到秦國竟然早有準備,打的龐暖只帶著少數人敗走。 不止觀望的人不解,就連策劃奇襲的龐暖都不明白自己是什么地方出現了披露,要知道他帶著五國精銳奇襲的事情是臨時想到的,最開始他自己都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之后覺得可能才頂著五國統帥的壓力帶著五國精銳出發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