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啟蒙三著作-《秦時之儒家小師叔》
第(1/3)頁
子游看著自己腦子里記住的還經過自己刪減的啟蒙著作寫完之后,起身朝著去活動了一下身子,在子游走后,其他人立刻圍在了子游的桌前,一個個爭搶著看著子游寫出來的東西,呂不韋抱著扶蘇沒有阻止這一幕,他也好奇子游在寫什么東西。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一人拿著寫著弟子規的紙張開始讀,越多他越是心驚,這短短幾句簡單的話就將儒家如何看待為人和道德以及日常生活的理念說的通徹易懂。
周圍的人也被這些話驚到了,其中一人拿著《三字經》開始讀了起來,
“《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這些話出來,周圍的人同樣震驚,因為這又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儒家典籍,而且其中包含的東西太多了,括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同樣的核心思想也是儒家的,一樣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眾人震驚之余,又有人讀起出了《千字文》
“《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余成歲,律呂調陽”
隨著讀書的聲音在殿內回蕩,眾人震驚的已經麻木了,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子游是什么怪物,短短的時間內寫出了三部足以稱得上經典的著作了。
這部《千字文》包含的東西更多更廣,從天地開辟講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霧和四時寒暑的變化;第二部分重在講述人的修養標準和原則,也就是修身工夫,第三部分講述與統治有關的各方面問題。描寫了如今咸陽之中匯集了豐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最后還不忘畫個大餅,說秦國未來疆域的廣闊和風景的秀美:第四部分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園生活,贊美了那些甘于寂寞、不為名利羈絆的人們,對民間溫馨的人情向往之至。
尤其是《千字文》在他們看來這不僅僅是一部儒家的經典,其中還包括了不少其他門派的想法,道家農家等等甚至墨家的東西都能看出一二。
“人之初,性本善.”所有人都在震驚的時候,扶蘇根據自己的印象念出了剛才的開頭。
抱著扶蘇的呂不韋猛地低頭看向了扶蘇,他好像明白了子游這三部著作是為了什么,一個三歲孩童聽過一邊就記得其中一些句子,足以說明這些句子是多么的朗朗上口了,不說這些對百家影響,單說對于教化一事來說,簡直是孩童的啟蒙圣物,呂不韋想到了子游說出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道,這三部看似與這個無關,但是卻和前二者息息相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