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竊熊氏楚國-《秦時之儒家小師叔》
第(1/3)頁
伏念此話一出,在座的各家各脈家主都臉色沉了下來,儒家好歹也是百家之中的大門派,如果被如此算計還不說話,所有人都認為儒家是好欺負的,他們都在等著伏念下令如何回應。
“派遣弟子入楚,竊國!”伏念沉聲說道。
各家各脈家主對于伏念的話有些愣神,隨后一個個眼中爆出精光,舔了舔自己的嘴唇,竊國,這是他們多久不曾聽說過的話了,竊國這是儒家的拿手好戲,正所謂竊鉤者賊,竊國者侯,當初的儒家前輩主導了田氏代齊,雖然在史料中沒有什么記載,但是在儒家的典籍和百家中可都流傳著這句話。
他們這些人哪個年輕時不通讀儒家的歷史,每當讀到儒家先輩主導田氏代齊的時候,他們便是產生向往之情,以白身而改一國宗室,再造新國,說起來就讓人熱血沸騰,如今伏念下達了儒家掌門的命令,竊楚國,這讓他們怎么能不激動。
荀子看了一眼伏念,他原本以為伏念會說出叫來昌平君以示警告或者直接殺了昌平君,但是沒想到伏念竟然準備竊取楚國來報復,這可比殺了昌平君還難受,看著自己的國家被外人不斷竊取,看著自己的努力被人不斷竊取,野心和志向被人斬滅,這對于一個野心家是最大的懲罰,看來儒家現在被公羊儒的大復仇主義影響了起來。
對此荀子表示贊賞,若是儒家的掌門連以直報怨都做不到,這儒家也就快亡了。
“諾!”各家各脈齊聲說道。
竊國之事他們各家各脈都有著流程的記載,派遣弟子過去就行,至于大方向上讓伏念掌控就行,竊國無非是扶持權臣,分裂王室,引起君臣矛盾,拉攏百姓,控制輿論,掌控軍權,發動政變罷了,他們要更簡單一些,他們竊國是要把楚國偷竊交給秦國,相較而言可比發動政變簡單的多了,還有著大軍在外策應。
“詹臺家主還請您能夠說明如今的楚國儒家現在還有多少人能夠動用?”伏念問道。
“不到二三成,其中我的親傳弟子和詹臺家可以相信,仲良氏儒中恐怕就陳家的嫡系可以用。”詹臺杞說道。
“召集儒俠,入楚將一些沒必要的人清理掉。”伏念淡淡的說道,既然已經決定對楚國竊國,一些非常之手段就可以用出來了,儒家打不過墨家是因為當初儒家就公羊儒能打,但之后孟子引入了墨家義的理念,催生出來一大批儒俠,這些人手段可不弱,這也是為什么公羊儒人數稀少,儒家依舊能和墨家打的有來有回的原因。
“諾!”顏路對著伏念行禮說道。
顏路在小圣賢莊負責的便是儒俠一脈的事務,儒俠這群人看起來和讀書人沒什么區別,但是真的動起手來可比墨家那些人狠多了,而且脾氣暴躁,更重要的是他們信奉君子欺之以方,也就是說一般人還說不過他們,所以他們需要一個心平氣和的人和有大局觀的人來制衡他們,更重要的顏路的武力值能夠壓得住他們。
歷代儒俠的領袖都是靠著武力值打的這群人老實不敢造次,整個小圣賢莊符合這些條件的也就顏路,當初在桑海傳播妖邪之論的人就是顏路帶著儒俠解決的。
子游看著這些一個個熱血沸騰的各家各脈的家主們心中不由得為昌平君感到同情,這下昌平君也別想在楚國人心中留有什么好名聲了,留名青史是肯定的了,就是不是什么好名聲罷了,大概要和崔杼之流同名了。
隨著竊國之事結束,各家各脈逐漸離開了小圣賢莊,他們需要回去調動弟子了,這種竊國的事情快則有,手慢則無,要是被別人搶了先,他們的死后的墓志銘可少了一個讓后人震驚的履歷了,竊國這事情誰看到誰不沸騰!
其他人離開之后,大殿內就剩下荀子、伏念、子游以及顏路了,沒了其他人子游也放松了下來,隨便拿起一個坐席來到了荀子身邊一臉諂媚的看著荀子和伏念。
看著子游這般模樣,荀子和伏念臉色一沉,他們知道子游絕對沒憋什么好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