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知道因為什么,張子和蜀山虞淵的大長老簽訂了盟約,蜀王室從此不出蜀山,放棄復國,隱世不出,而秦國大軍也放棄了圍攻蜀山,從此蜀地再沒叛亂,后來蜀山有了匪患。 蜀山匪患是兩種人,最開始蜀山匪患指的是蜀山虞淵,蜀山虞淵居住在蜀山之上,主要靠著古蜀國的供奉生活,古蜀國被滅,秦王冊立蜀侯,不再供奉蜀山虞淵,因為蜀山虞淵因為生活和蜀王室的原因,在蜀道劫路,他們只是攔截軍隊的糧食。 后來大軍再次兵圍蜀山,殺了數百裝作山匪的虞淵護衛,在張子的建議下,先祖給了虞淵種子、耕作工具和技術,這才讓匪患消失。 再之后的匪患便是蜀王室被滅之后的匪患,這些匪患大多是蜀地百姓,因為蜀王誓言,一些百姓以蜀國人自居,不肯歸秦,紛紛逃上蜀山,這才導致匪患不斷, 之后,先祖靠著當初張子留下的聯絡方式,聯絡了虞淵護衛,剿滅了大部分匪患。后來靠著先祖、張若、李太守三代人的治理,蜀郡才徹底安穩下來,蜀山匪患也逐漸停息,但不知為何近些年匪患再次猖獗起來。 大軍圍攻卻勞而無功,能夠知道大軍動向所有人都知道是蜀郡內部出現了內奸,但是這個內奸歷代郡守都調查過,但是都是勞而無獲,沒有絲毫的證據?!彼抉R宿說道。 “沒想到還有這么一番歷史,能夠在及時通知山匪大軍動向的人,不是郡守府便是軍隊。”子游看著司馬宿說道,軍隊歷來都是司馬家所掌握,而郡守是秦王指派,忠誠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并不是蜀郡當地人,所以嫌疑很小。 “大人何必羞辱我司馬家!?我司馬家乃是正宗的老秦人出身,先祖跟著惠文王、昭襄王南征北戰,滅巴蜀、平叛亂、攻楚國,先父跟著武安君白起,歷經大小戰役七十二次,為秦國流過不知道多少熱血,我司馬家再怎么衰落也不可能和山匪成為一丘之貉?!彼抉R宿當即站起來怒目子游說道。 “司馬家主多慮了,我并非是懷疑司馬家,司馬家對于秦國的忠誠天地可鑒,誰也不敢懷疑,我所說的是其他人,郡守府和軍隊中不僅僅是有司馬家的人,還有著其他的人?!弊佑纹鹕硇卸Y說道。 看著自己老爹突然的發怒,司馬昌已經愣住了,看到子游認錯,連忙用眼神示意司馬宿,見好就收。 “大人見諒,是在下冒犯了,司馬家有了秦王的恩賜才有了今天,因為先父之事,司馬家從此遠離了秦國朝堂,但我們并沒有就此仇視國家,當初是先父選擇了和武安君一起赴死,這是先父自己的選擇?!彼抉R宿嘆息一聲說道。 “哦?當初不是昭襄王賜死了武安君和令尊嗎?”子游好奇的問道,當初武安君之死雖然謎點重重,但關于副將司馬靳之死,卻是很明確的,乃是被猜忌賜死。 “這只不過是外人的看法罷了,當初武安君和先父坑殺趙軍四十萬士卒,早已是怨念纏身,被天下人所嫉恨,江湖中有無數人想要刺殺武安君和先父,當初就連家人都被牽連。 后來范睢引得昭襄王猜忌武安君造反,六國為了除掉武安君,也散播著武安君造反的消息,但是昭襄王何等的雄才大略,當初武安君已經年老,江湖人士不斷刺殺,加上昭襄王想要收回軍權,于是便有了賜死之事。 當初先父送來的書信中明確的說著,當初他和武安君一起入秦王宮,武安君吸入秘藥,全身功力被壓制昏迷,先父一樣,等他們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在前往杜郵的路上,車中還有一封昭襄王的旨意,上面寫著:武安君白起及副將司馬靳被賜死于杜郵。 后來在返回杜郵的路上,如江湖中人傳言的那般,農家六長老使用農家地澤二十四大陣,圍殺了武安君,但是他們也配嗎?一群江湖人士,武安君擊斃五人,最后為了徹底堵住天下人的嘴,為白家和司馬家換取穩定,武安君再次假死,先父也跟隨假死而去。 后來武安君和先父回到了杜郵,便寫了這封書信交代前因后果,后來我和大哥親自前往了杜郵看望武安君和先父。在我們回來兩年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武安君和先父自刎而死,傳回來的書信只有一句話,怨念纏身,四十萬怨靈,今以身死告慰怨靈。”司馬宿嘆息一聲說道。 “原來如此,真沒想到其中還有如此隱秘,回歸正題,你覺得城內內奸可能是誰?”子游問道。 今天一天都在醫院,檢查完之后,說是神經衰弱,告訴我讓我好好休息,別那么大的壓力等等之類的,又給我開了一些藥。 哎.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更新會一直更新的,我會盡力日萬,但是今天就這一章了。 順便求月票?。。?!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