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又不是不知道這個消息是誰放出來的。”伏念說道。 “自然是知道,但我還是要去,碰一碰運氣,如果是真的錯過了追悔莫及。”顏路認(rèn)真的說道。 伏念也懶得戳破顏路心中的想法,于是也不再說什么擺了擺手說道 “你去吧,但是你獨自一人難免被人小覷了,我讓儒家三十六人與你一起前去。” “這這本是我的家事,怎么能勞煩同門一起行動?”顏路拒絕道。 “家事、國事、天下事,家事都無法解決,如何去處理國事天下事,不用再說了,現(xiàn)在抓緊出發(fā)吧。”伏念直接下達了逐客令。 “諾。”顏路也只能無奈的拱手走出了伏念的書房。 出了小圣賢莊之后,三十六個人高馬大的漢子穿著儒袍腰間掛著寶劍,站在馬匹的身旁正在等候顏路。 “魁首!”三十六人對著顏路行禮說道。 魁首這個有些偏綠林的稱呼,正是儒俠們對自己領(lǐng)袖的稱呼,對于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的儒俠們,相較于小圣賢莊,江湖才是他們的歸宿,這和儒俠最初成立的初衷有著莫大的關(guān)系。 儒俠最初是孟子取義的結(jié)果,正如燕趙多慷慨之士,也讓齊魯多俠義之士,最初儒俠只是儒家內(nèi)部的小眾,但隨著儒墨之間交鋒越來越多,儒家發(fā)現(xiàn)自己打不過墨家這些“粗鄙之人”,于是有人便將儒俠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聚集起來,成為了和墨家械斗的前鋒。 也正是因為儒家,儒俠在和墨家對戰(zhàn)的過程中,吸收并發(fā)展了起來,加上他們平日里多行走江湖,這讓他們身上多了很多綠林的習(xí)慣。 “嗯,有勞各位同門了。”顏路回禮說道。 隨著一陣煙塵升起,顏路帶著儒俠朝著九宮神都山而去。 九宮神都山,東皇閣內(nèi)。 陰陽家內(nèi)部僅剩下的高手全部到齊,星魂、楚南公、大司命、云中君、湘君、湘夫人以及月神全部聚集了起來,東皇太一位居首位。東皇太一看著自己下方的幾人開口說道 “這些天,沖山之人是否依舊?” 聽到東皇太一的話,幾人臉色都是充滿厭煩,這個厭煩不是對東皇太一,而是山下云集的人。 作為陰陽家的護法長老,他們身上有著必不可少的職責(zé),那就是護衛(wèi)陰陽家,這些江湖俠士沖山的行為,讓整個九宮神都山都亂了起來,雖然有著護山大陣以及機關(guān)保衛(wèi),但也難免會讓一些漏網(wǎng)之魚混進來,所以他們這些人沒日沒夜的帶著隊伍巡查,一旦發(fā)現(xiàn)沖山的人格殺勿論。 “回東皇閣下,這些天沖山之人已經(jīng)不如之前那般,正在逐漸減少,想必很快這些人就會離開了。”月神說道。 隨著這幾天沖山的人變少,陰陽家上下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氣,這些人云集了大概一個月有余了,但始終沒有成功進入上山,他們認(rèn)為這些人應(yīng)該是見沒有什么希望便準(zhǔn)備撤走了。 “不,他們并非是準(zhǔn)備撤走了,而是在積蓄力量,我陰陽家最大的劫難即將到來。”東皇太一說道。 “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