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八十八章,統一文字-《秦時之儒家小師叔》


    第(1/3)頁

    就在草原上打的熱火朝天的時候,秦國內子游等一眾人也沒有閑著,秦國接連吞并了韓國、魏國和燕國,一些隱藏著的風險也暴露了出來,首先便是文字,而文字暴露出來的問題還是陳平提出來的。

    章臺宮,嬴政端坐在王位之上,趙高正在宣讀著陳平送上來的奏章。

    陳平大概的意思就是漁陽郡內的反對勢力全部被平定了,但是秦法的推行依舊緩慢,而最大的原因便是秦國文字和燕國文字不同,讓舊燕官吏學習秦法的難度很大,而秦國派去的法官人數不夠用,讓秦法的推行導致緩慢。同時陳平還上報了一件小事,但也是關于文字的事情,便是陳平派人張貼的告示,漁陽郡百姓不認識上面的秦國文字,同時也阻礙了政令的推行。

    等到趙高宣讀完畢之后,滿朝文武都陷入了沉思之中,文字的事情他們還真的沒有考慮過,因為韓魏兩國被平定之后,秦國的官吏快速補了上去讓兩個地方政令和秦法推行都沒有出現問題,所以他們都忘記了這件事。

    呂不韋臉色沉重的思考著這件事,他思考的并非是推行秦國文字的事情,而是在考慮若是在潁川郡、東郡和漁陽郡推行秦國文字會有什么后果,文字是一個國家的代表,七國每個國家的文字都不相同,若是貿然讓他們更改自己的文字,哪怕下場只有一個,觸動這些亡國之人心中最后的尊嚴,恐怕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

    但是不推行統一文字造成的后果更嚴重,文字不同,百姓的心便不齊,同樣政令上下阻塞,律法不通,這樣造成的后果更加嚴重,秦國所做的統一也不過是個形勢上的統一。

    嬴政掃視了一眼下方的竊竊私語的群臣問道

    “陳平所提出的問題很好,大秦攻占了韓魏燕三國,分別設立潁川郡、東郡以及漁陽郡,但三地百姓所用的還是舊國文字,此舉不僅影響政令,同時也始終無法讓百姓歸心,所以寡人準備讓三地和大秦統一文字。你們意下如何?”

    面對嬴政的問題,大臣們都是點頭的,但想到統一文字造成的不利后果,他們一時間又有些猶豫。李斯看了一眼其他的大臣站出來說道

    “文不通,則百姓心不歸,若是按照以往攻伐城池,各國所用的辦法都是占據城池,清查人口土地,隨后便是讓官吏治理城池,以年為計數,讓百姓自然而然的習用我秦國文字,但此舉不僅耗時長,無法適應如今的秦國。

    若是東郡、潁川郡運用此法可行,兩地歸我秦國有些年月,治理地方的官吏大多為我秦人,政務尚且通暢,但漁陽郡上傳之奏章,往往需要專門的人員將燕國文字翻譯成為秦國文字,其中所耗費的時間、人力物力看似不多,但日積月累足以是個恐怖的數量,所以臣覺得應當統一文字。而且應當盡快解決,我大秦一統天下之事,已行半道,文字之事必須盡快跟上?!?

    大臣們對于李斯的提議沒有任何意外,李斯是秦國朝堂改革派的頭領,秦國每次改革都是他沖在最前面,這統一文字他站出來首當其中也不例外。

    正如李斯這個改革派站出來表明立場,保守派的官吏自然也站出來了,三公丞相下屬的中丞相站出來說道

    “改革統一文字之事自無不可,但此事事關重大,若是強行推行秦國文字,讓三地接受,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波瀾,此事還請大王三思。尚且三地文字流傳百年之久,當地經典書籍、國史地方記載都為當地文字,統一文字之事不能操之過急,必須徐徐圖之?!?

    中丞相是保守派的主力之一,在三公之一的丞相呂不韋這個保守派領袖不出面的情況下,中丞相便是主力,負責的便是和李斯對線。如果呂不韋親自出面阻止某件事,李斯再怎么提議嬴政都會考慮清楚再支持。

    “關于文字之事,寡人覺得不能再等,現在大秦一統天下的步伐越來越快,若是無法完善方方面面,到最后必然會影響全局,這件事不能等,必須盡快解決!”嬴政思考了一下說道。

    聽到嬴政支持李斯的建議,李斯為首的改革派紛紛稱呼大王萬年,尤其是公羊家的人更是恨不得現在就去著手這件事,大一統便是萬事萬物都得一統,他們之前就考慮過文字的事情,但他們的提議都被丞相府壓下了,因為呂不韋覺得這件事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讓公羊儒這些人去負責,否則一件好事,都有可能被他們弄成,只要剩下的人都認識秦國文字,那么就代表秦國文字成功成為唯一文字了,至于那些不認識秦國文字的人消失即可。

    也因為當時文字的問題還沒暴露出來,公羊家的好戰分子們也沒有太在意,他們的主要目標還是統一六國,土地的誘惑可比文字誘惑力大多了,但文字卻又是避無可避的事情。

    而保守派的人當即便站出來反對,希望能夠讓嬴政徐徐圖之,生怕逼的穩定下來的三地再出現百姓造反的事情。不等嬴政開口改革派當即便開始反駁這些話,而保守派也不甘示弱直接引經據典反駁了起來。

    頓時整個秦國朝堂亂做一團,為到底該怎么推行文字統一的事情爭吵了起來,一些大臣爭吵到起來更是不顧形象在朝堂上動起了手,好在有甲士急忙拉住了他們,才沒有弄出人命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