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巔峰對決(6K字大章)-《體育系男神》
第(2/3)頁
豐友卻似乎忍不住了。
他開始帶著破風手加速。
整個團隊均勻加速,超過了楚超,又趕上鈴木健吾,然后超過了他。
鈴木健吾咧嘴笑了笑。
也不著急了,尾隨在豐友的隊伍身后,開始跟跑。
此刻。
他有了“破風手。”
……
“草!”
任云在路邊爆了粗口,這基本宣告自己的戰術暫時破產。
這個人,能跑到亞洲第一,果然還是很有東西的,展現出相當高的戰術素養。
該浪時絕對不慫,該慫時,絕對不浪。
真狗啊。
……
果然……
二十公里后。
已經跟跑了十公里后,鈴木健吾再次變化節奏,他超過豐友的隊伍,像是忽然踩下油門,很快就拉出幾百米的距離,再次領跑。
現在豐友面臨兩難選擇。
追?
還是不追?
不追,你不知道對方的領先優勢,能保持到什么時候?
或許,會一直保持到終點。
或許,等下他還會加速。
賽程過半,距離被拉開超過五百米,就是一個臨界點了。
但追的話,就會被對方“蹭破風”……而且,自己節奏,大概率也會在最后的路程被拉爆。
思考過后。
豐友咬咬牙,再次咬了上去。
他的節奏再次被打亂。
或許,這一刻,他已然做好當炮灰的準備。
……
豐友帶著自己的破風手隊伍,再次趕上鈴木健吾,再次反超了他。
鈴木健吾也不著急。
繼續悠悠吊在他們隊伍后方,蹭著破風。
現在賽程剛過半。
后面還有二十公里呢。
這時。
楚超追了上來。
楚超也提速了。
楚超帶著自己的破風手,超過鈴木健吾,超過豐友,卻依舊沒有降速,還在繼續把距離差拉大。
一百米。
兩百米。
三百米。
這里是個彎道。
楚超的隊伍,提前越過彎道,消失在后方直道上選手的視野里。
……
任云拼命的瞪著自行車,感覺腳蹬子都被蹬出了火花。
他暗罵了一聲。
楚超這個時候沖刺,后果,還真說不好。
除非,楚超能把領先節奏保持到最后,否則的話,對于他自己的體力,是種額外的損耗。
但,也說不定。
楚超向來以體力見長。
這三十天的訓練,他跑了至少二十五個馬拉松。
這在整個田徑隊都是有名的。
或許……
還真能給他逆襲出一條路。
……
二十五公里的點。
楚超已然領先將近五百米。
看到“己方戰斗人員”如此給力,豐友和他的破風手,也開始變陣。
他們開始由破風陣營,轉化為橫向一字長蛇陣。
不惜體力。
不惜代價。
頻繁開始打亂鈴木健吾的節奏。
這像是一種自殺式的攻擊。
畢竟,要打亂對方的節奏,自己也會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
但,這本來就是“卡位”戰術的一部分。
己方最大的優勢,就是“棄子”足夠多。
看到豐友的動作,后方彭華和董建,也迅速趕了上來。
再不卡位,或許真的沒機會了。
人多力量大!
……
鈴木健吾開始感覺到麻煩了。
他用了約莫三公里的距離,終于徹底突破所有陣營的卡位,但也額外付出很多體力。
現在,他追上楚超的團隊,綴在后面。
暫時緩一緩。
這場比賽,節奏變幻的極其頻繁!
拼的,是戰術素養,更是體能儲備!
誰的體能更強,誰就能笑到最后!
大家跑的都不是“勻速直線運動”……
大家都在變!
不停的變!
馬上瀕臨三十公里。
在破風手的提醒下,楚超知道鈴木健吾跟在身后,但是沒回頭。
極限之墻快要到了。
楚超已經感覺到,自己的破風手,體力快到了一個臨界點,腳步出現偶爾的踉蹌。
畢竟,他們比自己更累。
但,楚超沒想到的是……
過了三十公里的點,鈴木健吾忽然再次開始加速!
他超過楚超的陣營,一路領先,拉大距離!
這是極其冒險的舉動。
但他還是這么干了。
對自己的體能,有著充足的信心。
或許,也是因為這次比賽的級別不高,所以他很是放肆,戰術格外激進。
……
楚超看著他的背影,默然片刻,咬咬牙,主動脫離破風隊伍,追了上去!
戰術能起到的作用,差不多已然全部用完了!
現在,就是到比拼硬實力的時候!
拼體能儲備!
拼節奏變化!
真刀真槍!
一對一!
楚超和他并肩而行,看了他一眼,眼神極其銳利。
鈴木健吾略感詫異,露齒一笑,一個輕蔑而挑釁的笑容。
他再次開始加速!
楚超深吸口氣,也跟著開始加速!
保持和他一樣的速度!
兩人就這樣,一路沖過三十五公里的點,像是花開并蒂一樣,始終肩并肩,幾乎保持著相同身位。
……
路邊。
任云的一顆心,已然緊緊揪了起來。
他忽然想到一個可怕的可能性。
鈴木健吾這場比賽中所展現的一切,其實并非一個職業馬拉松選手的常規表現。
自己的隊員,要是這么跑,早就被罵得狗血淋頭了。
他展現出來的,更像是一種……戲弄。
藝高人膽大的戲弄。
以一己之力,戲弄,甚至羞辱,整支國青,國隊。
不停的變幻節奏,于是所有人都只能跟著他的節奏,也不得不變幻自己的節奏。
那到最后怎么辦?
到體能臨界點怎么辦?
碰到極限之墻怎么辦?
任云有點不敢想象那個畫面。
他已經不看后面了,視線只是緊緊跟隨著最前方的兩個人。
……
最后七公里!
沖過三十五公里時,楚超就感覺到,極限之墻開始浮現。
乳酸累積到一定程度,每呼吸一口氣,心臟都跳得像是打鼓。
這,比自己日常訓練時,到三十五公里的狀態,累多了!
當然,也快很多!
畢竟,這一次比賽,全程沒少在“標準配速”的基礎上,一次次加速。
每一次加速,對于體能而言,都是額外的損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