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忍了忍,最小的兒子沒忍住,問道:“既然父親年輕時候這么厲害,而魯親王這么……嗯,紈绔,那為何如今揚名天下的是魯親王,位高權重的是魯親王,德高望重的還是魯親王,而父親您卻……” 大兒子小聲的接了一句,“看來讀書果然無用啊……” 當爹的一愣,氣得去拍兩個兒子的頭,“胡言亂語,咱家能跟皇室比嗎?皇家子孫就是不讀書也能出仕,也有權勢依仗,你們行嗎?” 兩個兒子嘀咕了一陣,有什么不行的,現在皇室子孫也要過了考試才能入仕,不然就得到軍中去歷練,跟他們也不差多少了。 當然,這話他們不敢當著已經受了大刺激的父親面說。 不論中老年一輩如何把魯親王當做浪子回頭的教材,年輕一輩皆不領情,不論是浪子,還是才華出眾的非浪子。 前者認為魯親王能達成回頭即成功的浪子形象,那是因為他有一個皇子的身份,除非他們能重新投胎,不然是達不到這個條件的。 后者則認為魯親王能有此成就,那說明年輕時肯定沒有長輩們說的這么不堪,這肯定是藝術加工過的。 所以他們依然從心底覺得魯親王年輕時就是很優秀的。 這些話慢慢地還是傳到了魯親王耳中,他對此頗為自得,和兒子們沾沾自喜了一陣。 然后和他一樣討厭讀書討厭到每天都要逃課的小兒子問,“父王,那是不是不論小的時候怎么調皮紈绔,只要長大后改過來就是浪子回頭了?” 魯親王一眼看穿了他的野心,給他潑了一缸的冷水,道:“那是因為你父王曾冒著生命危險去蜀國做質子,那時我才十四歲!你要是也有此勇氣,應該就可以從紈绔轉變成浪子,正好,遼國如今虎視眈眈,互市那里時有沖突,不如我和陛下提議送你去遼國當兩年質子,或許你就浪子回頭了呢?” 小兒子立時縮了腦袋不敢再說話。 魯親王哼哼了兩聲,志得意滿的背著手離開了。 幾個兒子覺得他們爹這樣特別可氣,所以外頭大人們說的事到底是不是真的,當年他們爹是不是真的那么混球? 忍不住,幾個兒子悄悄跑回去問他們的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