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之所以召回這些華山弟子,為的還是先將框架撐起來。 其實是一個過渡。 如果這批過去的華山弟子,無法精準的抓住機會,跟著華山派,跟著岳不群一道大步向前,而是繼續流連過去,那么再過一段時日,被下放到各處,操持某些地方上的事務,逐漸遠離華山的核心,也是難免。 當然,這樣的結果,對于很多并沒有什么太大野心的人而言,其實并不算差。 武林大會散場后的第三天,關于岳不群先后斬形詭、幽詭、思詭,輕取武林盟主之位的消息,便已然徹底的傳遍天下。 消息的傳遞速度,遠遠超過了那些武林中人折返各地的速度。 同時關于岳不群要成立斬詭盟的消息,也為更多人所知。 還未因為武林大會的召開,而平復下來的武林,再一次的沸騰。 神奇的御劍術,強大的內功修為,這些都成為了誘惑諸多武林人士,紛紛趕往華山的爆點。 而這一次,朝廷也終于對岳不群重視起來。 泰山之舉,對于遠在京城的朝堂諸公而言,屬于孤證,泰安府的官員上書說的再仔細,聽起來也都像是無腦邀功吹捧。 各地都在厚著臉皮,黑著心吹功績的時候,泰山上的斬詭之舉,化作文字匯入京城,著實已經不算起眼。 但嵩山上的表現,給予了各方一個多方面的重疊反饋,一再的重復證明了岳不群的超凡脫俗。 這種情況下,朝廷如若還未有反應,那就太遲鈍了。 兩道圣旨直從皇城發出,第一道圣旨出自內閣,由八百里加急送往華山。 其意便是要破格取用岳不群為蕩魔司副司正,官拜從三品,負責協助當代張天師,蕩魔司的司正統帥蕩魔司,天下蕩魔。 為什么不是直接取代張天師,成為司正? 要真問這個問題,那就單純了。 張天師一脈可不止是正一道領袖這么簡單,以龍虎山為中心,方圓至少千里的田地、商鋪、礦產等等一切,都與龍虎山張家息息相關,可以說半個江右,都是龍虎山張家的。 天下兩大世家,南張北孔即使是改朝換代,也無改其獨特的優越性。 別說張天師本人修為手段如何,哪怕他還是孩童,或是已經昏聵的老者,這個司正的位置,也合該是他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