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線下討論,一直持續了三天三夜,其中自覺出力甚少的幾名群友,已經先行離開。 等到大致推演出框架后,除了岳不群格外邀請的幾名弟子,其他人也都紛紛離開了岳不群的世界。 他們畢竟也都不是閑人,各自在各自的世界里,都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 盡管已經有了具體的方向與框架,岳不群卻還在持續的往其中填充內容,豐富筋骨、肌肉,而不是一股腦的丟出去。 這其中,寧中則自然作為助手,幫助岳不群整理資料,記錄岳不群一些臨時的想法,補充更多的設定,同時完善這些想法與設定。 而越是聽著岳不群時而吐露出來的微言大義,寧中則的眼眸便越發明亮,同時眉頭也稍稍的皺了起來。 雖然不該質疑自家師兄,但寧中則逐漸覺得,光源武者和光耀武者之間,存在著一道看起來并不公平的分界線。 光源武者的入門難度太高了! 以至于光源武者的修行,看似空中樓閣一般。 “師兄!將宗師定為光源微光級的門檻···這門檻是不是太高了?”寧中則似乎猶豫了一段時間后,還是提出了疑問。 宗師通常來說,不是特定的能級,而是一個武林中人,在江湖中獨特地位的一種側面寫照。 不說要達到達摩、王重陽、張三豐他們那樣的境界,至少也要與華山祖師郝大通相當,能開一脈之門戶,庇佑一方水土,這才算是真正的宗師。 那些江湖人口頭上的客套話,是算不得數的。 而這樣的人,放在江湖上,又能有多少? 古往今來都是不多見的。 即使將小門小戶的開派祖師,或是中興之人都算上。 滿打滿算從古至今也不過是數百人而已。 有些人強則強,卻不過是一家之強,繼承了過往先賢的神功絕學,又正巧與之契合,修煉到了極為高深的地步。 卻對武學的發展,對后世的影響,對其他人的照拂,約等于零。 這也是算不得宗師的。 岳不群看出了寧中則的憂慮,她擔心岳不群辛苦設計一番,到頭來也不過是畫了一幅畫,開了一張空頭支票。 且光源武者與光耀武者的初始設定,如此的失衡,后續不會混亂? 岳不群停下手中翻閱的玉簡,抬頭笑著對寧中則問道:“你有統計過,我們現在有多少種武道呈現形式嗎?” 寧中則一愣,然后掰著手指頭道:“我數數看。” “有傳統的內氣武者,有專注血脈的血脈武者,有開發異能的異能武者,有結合火藥武器的槍炮武者,還有駕馭異獸的御獸武者,駕駛機甲的機甲武者,這些就是主流了,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如秘術武者、純體修武者、罡氣武者、道術武者等等···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了!” 岳不群感慨道:“是啊!武林正在呈現百花齊放的姿態。” 岳不群這些年,給這個世界搬運了不少東西進來。 看似是時代的一粒粒沙子。 但實際上,落到了人群中,落到了山河里,就是一座座可供人無限攀登的大山。 細細挖掘,可供提煉的內容,太多、太多了。 有些人在某一條道上鉆研、深挖,甚至可以說比岳不群掌握的還要更精深一些。 “不同的武道之間,相互并無明顯的分界線,只是各人選擇與專注有所區別而已。” “種類多樣化,也就意味著,有更多的人,可以從自身所擅長的領域,打出一條出路,進而影響到許許多多的人。” “這也就意味著,只要世界整體格局趨于穩定,世界的整體能級不下降,未來至少三十年內,至少都將會出現一次天驕大爆發。” “他們會有自己的故事,成為名動一時的宗師。” “何況,世界也在進步,也會成長,這樣的大爆發,不是曇花一現,而很有可能成為常態。” 岳不群掌握和獲悉了許多的知識,其中有些與武道相性相合,都被他搬運了回來,灑落了出去。 但還有一些,看似風馬牛不相及,或是背道而馳。 卻也未必不會有被啟用、融合的機會。 一個人的想法是有限的,即使是一群人的想法,在固定的時間內,也是有限的。 無論是誰對世界,對道理的認知,都是偏見。 而在漫長的時間里,無數生命總結出來的道理,才真正的貼近‘天道’。 寧中則點點頭,認可了岳不群的說法。 卻還是道:“但這也還是太少了吧!” “按照你的推算,微光者入星火,大約十進一,而星火入升陽,則約莫百進一,升陽入曜者卻是千中無一,東君之說則是你暫時虛設,并不完全肯定,有人能突破到這個層次。” “這么算來,哪怕同時代出現幾百個宗師,也完全不夠用。” 岳不群搖搖頭,笑著說道:“不是你這么算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