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凱旋-《揚名》
第(2/3)頁
若是可以,還要什么帝王之術,還要什么權衡,還要什么宦官為四肢。
雖是無奈,但他也只能站起身來,望著眾人道:“既如此,那便依楊明所言,蔡邕記錄,今日所論定為《太學通義》,昭告天下。”
言罷,劉宏甩袖離去。
眾人恭送劉宏。
袁紹此時的心情也好轉許多。
楊明確實做到了不可思議甚至不可能之事,但那又如何呢?
他得罪了最不該得罪的人,天子。
得罪天子之人,能有何好下場?
想到此處,他或許該去學習一下何為鄭學。
他或許不是意識到鄭學可以統一經學之人,但是他可以做下一個。
他袁本初最大的本事并不是謀劃,而是隱忍,是養望。
這天下沒有第二個能如他這般服喪五年之人,一時得失并不意味著最終勝敗。
留給他的時間,仍有很多。
劉宏離去,眾多士人也都準備起身離去,他們要把太學論經的結果去告訴各自的家族,也去告訴身邊的士人,今日的他們,是經歷了何等不可思議之事。
但是在離開之前,先從盧植開始,眾多經學弟子全都向楊明行禮后再離去。
就如同楊明今日所做到的事一樣,古、今文經弟子向同一個士人行禮,也是古往今來第一次。
直到最后,楊賜才上來。
他并未說話,只是用一手握著楊明的手,然后用另外一只手輕拍楊明的手背。
最后,他拉著楊明一起往外走。
楊明并未抗拒,雖然楊賜未說,但他知道楊賜是用這樣的方式宣告楊氏對他的支持。
這或許并不是什么值得稱道的事情,畢竟此時論經結束,大局已定。
但,其實即便在之前,楊賜和楊氏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也并未因為他的“判出”說他的任何不是。
天下間還有其他哪個世家能做到這點?
而且此時雖說大局已定,但他也不可避免地惹怒了劉宏,楊賜的這種做法還是在保護楊明。
他們走出了東觀,此時外面因為執金吾和衛士的離去,太學內烏壓壓的全是士人。
楊明一出來,瞬間吸引了周圍所有士人的目光。
然后,在擁擠的人群之中出現了一條大道。
那是士人們在已經得知東觀之中發生什么后,對楊明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他們大多數人的眼中,楊明不止是統一了經學,更是率領士人在對抗宦官,甚至是天子劉宏時取得了勝利。
而且,是一場比當初誅殺王甫意義更大的大勝!
于是乎,楊賜就這么攜手楊明,自出現的大道之中一路往前。
每到一處時,那里的士人就主動躬身對他們行禮。
這是一條人形的凱旋大道。
大道的盡頭,是太學門口的一輛馬車。
楊賜與楊明同乘,然后送楊明回了府邸。
這一幕引得太學外那些不知情的士人投來好奇的目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