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科舉-《橫刀十六國》
第(1/3)頁
王猛年紀其實跟李躍差不多。
收拾一番,換上新衣,人也就順眼多了。
長相算不上俊朗,卻有北方漢人常有的堅毅、魁偉。
李躍賞他一座宅邸,他推辭不受,封他為梁王左長史,還是推辭,“無功不受祿,殿下一向用功必賞,有過必罰,此為治國之本也,不可輕廢,聞科舉將近,在下愿一試高下。”
他這么自信,李躍也就不說什么了。
每日公事處理完,必尋他談?wù)撎煜麓笫拢沤袢ぢ劇?
王猛博學多才,旁征博引,往往一針見血,讓李躍受用頗多。
不過整天與王猛待在一起,也引起了其他勢力的忌憚,暗中打探之人不少。
李躍不得不增加校事,日夜保護他的安全。
一整個冬天就這么過去了。
開年之后,梁國上上下下又忙碌起來。
將士游獵訓(xùn)練,百姓伺候自家的土地,奴隸們修建各郡道路,月姬繼續(xù)鋪建醫(yī)舍。
向官府領(lǐng)生育補貼糧食的人越來越多。
李躍巡視鄴城,經(jīng)常能聽見此起彼伏的嬰兒啼哭聲。
而啼哭聲也讓人心中感到踏實。
科舉的消息去年立秋就放出去了,年底各地便有不少人趕來鄴城。
第一次科舉,其他地方的人處于觀望之中,天下大亂,道路不通,遍地賊寇,消息傳播的也慢。
人才最多的地區(qū)無疑是江東,但江東的名士們看不上北國。
李躍看一眼科舉的名單,八百七十五人,四成是崔、劉、盧、鄭等大姓,四成是邊、鮑、臧、辛等豪強,剩下兩成才是寒門和尚武堂子弟,真正的庶族少之又少。
這年代能讀書識字的,絕不是普通人。
普通人根本就接觸不到書籍,終日勞碌,填飽肚子都難,哪有時間去讀書?
士族豪強們不反對科舉,也是這個原因。
科舉分三目,明經(jīng)、明算、策論。
明經(jīng)始于漢武帝時期,東漢初張玄少習《顏氏春秋》,兼通數(shù)家法,建武初,舉明經(jīng)。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