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科舉-《橫刀十六國》
第(3/3)頁
割土求和的門一開,后面很難合上。
這年頭退一步不是海闊天空,而是別人的得寸進尺。
梁燕兩家已是不死不休之局,誰后退,誰就會萬劫不復。
就連崔宏的策論也都是些老生常談的東西,定律令、立朝儀、改官制。
這些東西有用倒是有用,卻不是現(xiàn)在這個階段,沒時間弄這些花里胡哨的東西。
只有王猛的策論令人眼前一亮,主張將河南四州豪強遷至鄴城周邊,大者聚城池,小者立塢堡,增加鄴城的實力,同時削減豪強對地方的控制力,釋放土地、人口。
“……昔者大漢所以強,蓋因歷代遷天下豪強入京畿之地,大梁擁冀、豫、兗、青、徐、揚六州之地,卻困于南北之間,何也?大而不強,廣而不盛,士族豪強割據(jù)地方,小者私兵數(shù)千,大者過萬,良田皆為其所有,而不納賦稅,不服徭役!郡縣皆是前朝舊吏,無進取之心,無撫民之愿,國家稍有動蕩,北者投燕,南者投晉……”
李躍讀完,不禁為王猛捏了一把冷汗。
王猛、王猛,還真是一劑猛藥。
這道策論若是傳出去,不知會有多少明槍暗箭朝著他。
現(xiàn)在問題擺在李躍面前,這劑猛藥敢不敢喝下去。
對歷史上的苻堅也心生佩服,自古良臣與明主相輔相成,就像商鞅與秦孝公一樣,沒有秦孝公堅定不移的支持,商鞅能活多久?沒有苻堅的支持,王猛也很難得志。
他這是革大梁的命來的。
李躍嘴角卷起一抹笑意,將王猛的策論一把火燒了。
大梁建國第一場科舉也就這么塵埃落定了。
明經(jīng)錄用一成,明算七十五人錄用七十二人,剩下三人,連基礎加減乘除都不會,明顯是來濫竽充數(shù)的。
策論,劉昭、盧邈、鄭豁前三甲。
崔宏第四,算是對他的敲打。
王猛只排第九,李躍擢其為東阿縣令,兗州豪強多在此縣。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