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嵇康 古癡今狂終成空-《在深淵里仰望星空:魏晉名士的卑微與驕傲》


    第(3/3)頁

    嵇康氣瘋了:司馬昭嚴重挑戰了他關于社會秩序的心理底線。連十八歲的孩子都曉得善惡正邪,難道他白白擔著年輕人的崇拜卻依然在家里做縮頭烏龜嗎?于是嵇康到處搜羅能狠狠罵司馬昭一頓的由頭,他想到了山濤還等著自己去做官。

    趙至興奮又傷心,他捧著那份被一遍遍謄寫,被太學生爭相傳閱,墨跡未干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他知道,這篇文章會帶著嵇康的骨氣和風度流傳千古,但他也知道,嵇康,恐怕活不成了。山濤看到那份公開發表的絕交信的時候一定在嘆息,甚至有些遺憾:如此有才華的男人,他們的交情就要盡了。不是因為絕交,而是因為,那個人命不久矣。

    嵇康的絕交書里有一句話狠狠蜇了司馬昭一下,他說自己“非湯、武而薄周、孔”。儒家是執政者的狼牙棒,司馬昭當時花了大力氣制造輿論,拾起儒家禮義仁和以及等級秩序的學說,特別強調“禪讓”是古代圣賢們推崇的執政模式,他們司馬家代替曹魏的政權也是順應天命。沒想到,在這樣關鍵的時刻,嵇康又來拆臺,這一下蜇得司馬昭不輕,新仇舊恨一起涌上心頭,這個人非除不可了。

    于是就有了那件著名的“呂安案”。呂安的哥哥呂巽霸占了呂安的妻子,怕東窗事發,于是先下手為強,先告呂安一個不孝。這件事情當時震動不小——不孝是對禮法和儒家傳統最大的蔑視。可是嵇康知道,這不過是掛著禮法的羊頭兜售欲望的狗肉,于是他義憤填膺地殺上朝去要以朋友之名給呂安的德行作證明,只是,自身難保的他卻和呂安一起被判了死刑。不過是一個引君入甕的局,但珍視友情的嵇康義無反顧地跳了進去。

    人總是要死的,死得慷慨精彩也不枉在世上走一遭,在濁世搖尾乞憐地茍活,不如死了痛快。這是嵇康的邏輯。

    他死的那天,《晉書》上說他“顧視日影,索琴而彈之”。很多年之后,這一幕還讓向秀魂牽夢縈,不能或忘。

    那天洛陽城剛下過一陣暴雨,把天上的太陽洗得有些慘淡,蒼白得像是那個從容站在刑臺上的中年人。他的表情看起來有點滄桑,眼神淡漠地看著臺下或憤然或迷惘的太學生們,仿佛看見那個熟悉卻又久遠的自己。

    他們來救他,要求他做他們的老師。他也許覺得有些吵鬧,因為此刻他只想靜靜地來一曲弦歌一觚酒,對這一生做一個回顧。回憶是件靜謐的事情,不需要旁人的參與。只需要酒,入混沌,融天地;需要琴,金徽玉軫,泠然于心。

    趙至站在太學生們中間,望向嵇康,看著他平靜地看了眼太陽映在日晷上的影子,坐下來,彈出了那一曲《廣陵散》。信手揮弦,飛揚恣肆。趙至雖然得到過嵇康的稱贊,卻完全不敢說自己真正理解他。但趙至想,開天辟地,少有人能夠一輩子遵從自己的意愿活得始終如一又如此瀟灑,而嵇康做到了,這是嵇康的驕傲。

    這曲《廣陵散》,是一種震撼,長久地留在那天聽到它的人心中。很久之后,趙至讀起嵇康的《聲無哀樂論》,都還會想起那一幕。嵇康說得對,好的音樂,會震出我們心底早已被忽視的真情。于是哭,于是嘆,一代一代,像是融進了血里。趙至想,很多年后,也總會有人像他一樣每到失望、困頓,就會記起嵇康那天彈起《廣陵散》的樣子。

    趙至后來出名了,在江夏、遼西做官,一路扶搖直上,回到洛陽。但他卻不知道,母親已經在他輾轉赴任的過程中死去了。而他的父親,為了不打斷他的仕途竟沒有告訴他這個消息。年少時候最想逃離的草廬卻成了他想回也回不去的地方。人生如同平地上的玻璃球,緩緩滾動,停下來的地方哪怕是自己費盡力氣追逐的,也總沾滿塵土,讓人有后悔有失落。他又回到洛水北岸太學的門口,儒家七經的石碑依然在,卻再也沒有那個高高大大又不修邊幅的抄經人。他想,嵇康的人生,恐怕是沒有后悔的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