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回到現實世界-《千禧年半導體生存指南》
第(3/3)頁
找律師事務所代理之后也只是放在那里,等很久之后律師事物所給的回執。
意識到現實世界運轉是無法像來到這個年代一樣,一眨眼就實現了22年的時間跳躍。
現實世界的事物運轉需要嚴格按照規則執行。
即便有的時候能夠改變規則,但是改變規則本身也是規則的一種。
意識到這點后,周新選擇融入這個時代的舊金山。
要知道伯克利分校周邊還有一所頂級高校斯坦福,和二十一公里外的硅谷同為灣區的一部分。
后世做題家們的夢想就是潤阿美利肯,然后到灣區找個大廠工作,實現work-life balance。
此時的硅谷已經有蘋果、微軟、英特爾、亞馬遜、蘋果和谷歌等一大批影響世界長達數十年的企業。
“你認為在開發產品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首先要考慮我的目標用戶:教授?學生?有技術背景的人?沒有這種背景的人?
這些會對可視化界面的設計造成直接影響。
受眾決定了產品學習成本的高低。
例如,處理桌面管理的程序可能包含一個內置命令行,如果它針對習慣于命令行的用戶,則該命令行始終處于打開狀態,但對于可能完全困惑的臨時用戶來說,這樣的功能可能不是那么有用命令行。
學習成本大致是指我認為我的用戶愿意投入多少努力,來使用我設計的軟件。
ViM是具有非常高初始學習曲線的文本編輯器,但考慮到大多數認真的程序員認為學習如何使用這樣的優秀文本編輯器是一項不錯的投資,這是可以接受的。另一方面,如果ViM是針對一般用戶,就像微軟的Office一樣,那么普通用戶就不會對學習如何使用該軟件感興趣。
所以最重要的是明確你的目標用戶。”
不管是vim還是office套件,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悠久到1998年這兩都不是什么新鮮玩意。
“恭喜伱獲得微軟的實習資格,即便是伯克利的學生,能夠獲得微軟實習資格的也是少數。”
在專利申請下來之前,周新選擇去硅谷實習,他基本上是選擇海投。
微軟是第一家給他發實習生offer的企業。
微軟總部在西雅圖,在硅谷同樣有分部。
這里主要是一些開發人員,和一整個業務條線的產品團隊。
蘇西·丁克,是微軟在硅谷產品團隊的負責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