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最好的機會-《千禧年半導體生存指南》
第(3/3)頁
最終的結果更扯淡,整個流程鏈條上沒有一個人被追究了法律責任。
結果這種事情的后果卻要整個華國半導體行業來承擔,整個華國半導體行業陷入萬馬齊喑的境地。
之前周新和關建英、胡正明吃飯的時候,聽關建英狂噴那幫搞出漢芯的既得利益者們。
“***絕對不是陳進一個人能搞出來的,不就是簍子越來越大,沒人能兜住,才一直騙嗎!”
回到1998年,周新說道:“所以我打算回華國作為開路者。”
關建英贊揚道:“好志氣,大陸的集成電路產業就缺開路者。
華國在這方面絕對有足夠的潛力。
光是人口基數,和華人的聰明才智就決定了華國的集成電路產業在未來絕對不會比高麗和彎彎更差。
只是前期成本會很高,培養人才的成本以及技術專利授權的成本。”
周新看到關建英想起來,對方在創辦世芯之前,曾經和朋友一起創業,那次創業最終以被踢出局告終。
關建英有超過20年的IC設計從業經驗,因此他在和朋友一起創業的時候擔任技術總監和執行副總裁的職位。
后來在公司步入正軌后,直接被大股東找來的空降派干掉。
被踢出局后陷入失意后好一段時間,才利用人脈重整旗鼓,成立了世芯。
世芯的成功,充分證明了對方是一名卓越的管理人才。
周新意識到可以在關建英創業失敗的時候截胡,同為華人,有豐富的從業經驗,在未來證明過自己,對華國有感情,還有比這更好的人選嗎?
越回憶,周新越意識到這屆ISSCC大會上有太多牛人只要抓住時機,是有大把機會截胡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