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周新參加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播出前,對于絕大多數的阿美利肯人來說,他們使用過Newman的產品,但是不知道這些產品和Newman有關。 對于硅谷沒有和周新打過交道的互聯網從業人士來說,周新只有一個模糊的天才形象,以及被自己頂頭上司痛罵時候拿出來貶低他們的對標對象。 “Newman能夠想到,為什么你們想不到?” 大致這樣,尤其在產品經理群體里,周新吸引了太多仇恨。 用某位硅谷知名CEO的話來說,他寧愿花100個產品經理的錢去請Newman,也不愿意請一百個平庸的產品經理。 當然受到周新的影響,產品經理這個群體的待遇提高了不少,大家都意識到一個好的產品經理能夠為企業帶來龐大的價值。 只是好的產品經理的定義很難衡量。 “當你拿Newman作為衡量標準的時候,所有產品經理都會變得不值一提。”這是微軟分管MSN的高管內部會議時候說的話。 查理·羅斯這一期訪談節目播出后,周新在阿美利肯的形象更加飽滿,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創業者形象,尤其是悲慘的幼年經歷更是讓人有一種認同感。 “這家伙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成長起來的。” Quora上面關于這期節目的討論被分在了電視節目領域,查理·羅斯作為知名主持人在節目結束后被周新邀請加入Quora。 他在加入Quora之后,大量用戶邀請他本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如何看到Newman在查理·羅斯訪談節目上的表現?” 查理·羅斯本人的回答如下: “感謝大家熱情的邀請,我作為這個節目的吉祥物,談談我的想法。 大多數訪談類節目都是會有臺本,主持人和嘉賓按照臺本按部就班的表演下去,甚至有的臺本會告訴主持人在嘉賓回答完這個問題之后,你應該表現出驚訝,或者應該表現出害怕之類的注釋。 伱們可以看做是一種基于事實的劇本。 但是在查理·羅斯訪談節目里,我們只會有一個大致的框架,告訴嘉賓,我們的采訪問題會在這個框架里。 由于沒有臺本也沒有提前演練過,所以有的時候嘉賓的回答會導致我會問一些框架之外的問題。 這次采訪Newman就存在很多不在框架范圍里,是我自發想問的問題,Newman表現得既真誠又機敏。他是我采訪過的嘉賓里反應最快的那一批,而且在很多問題上有自己的思考。 我只能說他不愧是最好的互聯網產品經理,這個頭銜當之無愧。” 當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引發熱議的同時,Quora靠著獨有的付費問答功能打遍網絡社區無敵手。 Quora熱潮甚至影響到了拳頭電子社區的流量,Quora推出后,拳頭電子社區用戶訪問量逐月上漲的態勢首次被打斷。 Quora在6月初的時候首次擠入全美訪問量前三的網站。 同時上面充斥著來自各個國家的頂級人才。 Quora沒有對注冊用戶加以限制,除了阿美利肯的用戶外,就要屬歐羅巴地區的用戶數最多。 這些其他國家的用戶同樣會參與考試,與阿美利肯的用戶一起參與競爭。 以至于阿美利肯的用戶表示,要禁止其他國家的用戶參與用戶注冊考試。 世界各地存在大量頂著時差也要參加門檻考試的用戶,該考試也被戲稱為Quora入學考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