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客制化鍵盤這玩意有非常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計算機剛誕生的時候,只是那時候客制化鍵盤主要面對的對象是企業。 一些小型公司專門生產有特色的鍵盤,然后給硅谷的公司進行宣傳。 包括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就已經有軸體這種說法了,Cherry研發了最早的軸體,后來Alps和Topre持續對軸體進行改進。 而且追求鍵盤敲擊聲音的HiFi,也就是好聽,大家經常可以在抖音、b站上看到鍵盤敲擊出麻將音,就是HiFi聲音的一種。 對鍵盤敲擊音HiFi的追求也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當時這些愛好者將自己的機械鍵盤進行改裝,以提高鍵盤的音質和手感。 后來到了2010年,現在意義上的客制化鍵盤才開始流行起來。 因為這玩意說白了沒有技術含量,外殼、pcb板、底棉、軸下墊、定位板等等,這些玩意沒啥技術含量。 周新把現在意義上的客制化鍵盤制作出來之后,其他鍵盤生產廠商只要一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即便注冊專利,其他鍵盤公司,也可以采取重新設計的方式繞開專利。 除非你說鍵盤這玩意是你的專利,這不現實。 但是時間優勢也是優勢,周新讓艾莫去找了三家不同公司,按照圖紙分別幫他們做一部分套件。 然后最后的組裝全部由他和曹永羅自己動手。 說白了這玩意很簡單,和拼積木差不多。 擰幾個螺絲,把軸體一安,然后按照順序把這些疊起來就拼在一起就完事了。 當這些組件分散的時候曹永羅并不覺得有什么,反而覺得鋁外殼的鍵盤,這么重,傻*逼才買呢。 唯一有點好看的是這套白灰配色的鍵帽,整體給人一種和諧統一的美感。 結果整個鍵盤組裝到一起之后,曹永羅看呆了,因為和它相比,現在主流的塑料鍵盤和垃圾沒有區別。 金屬質感比塑料質感,從視覺上的效果都要好太多。 更別提鍵帽上的特色設計,和整體白灰黑配色的簡約大方,通體就給曹永羅一個感受,想要。 周新敲擊了一下空格鍵,發出噠的響聲,周新心想已經達到了他的預期。 這款產品在1999年簡直是降維打擊。 軸體也是后世華國自己研發軸體的經典之作,海栗軸。 這是一款線性軸,大概意思就是從按下去到觸底不會有卡頓。 客制化的軸體主要分為線性軸和段落軸,段落軸觸底會有頓促感,讓你意識到伱完成了這次按鍵。 周新起身,示意讓曹永羅坐到赫曼米勒的人體工學椅上:“試試看。” 曹永羅在周新新建的TXT文本上,隨意敲擊著按鍵。 周新問:“是不是很爽?你可以用力一點,能感覺到整個中間這一塊區域明顯是可以按下去的。 你打開Quora,在首頁上隨便挑一個回答,你打字試試看。” 曹永羅打了五分鐘之后臉上激動地已經開始泛紅:“這玩意絕對能火。 太爽了,有了Matrix,打字簡直成了一種享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