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力繼續補充:“是啊,趙志華那小子還想等周新回來,找周新本人獲得采訪權,再寫一本周新傳呢,說是把周新傳當成《三國志》。 之前也沒看他有這天賦啊。” 趙志華的騷操作不僅王衛和李力酸,燕大文學系的同學更酸,明明文學系在這方面更有優勢。 結果螃蟹給物理系的人給吃了。 這一番話把曹永羅也說得啞火了,他尋思好像確實是這樣:“算了今天先不說這個,伱們待會把趙志華寫的書給我一本,我回去看看,我們今天兄弟三個好久不見,不醉不歸。” “至于學習,學習什么時候都可以學習。”曹永羅接著說。 說到這個,王衛和李力又能找到訴苦的地方了。 “曹哥,你是不知道,現在出國那是競爭越來越激烈了。” 現在還沒有卷的概念,不然他一定會用卷來形容,這個詞實在太貼切現實情況了。 “周新的火是全國的火,只是因為他之前在燕大上學,所以燕大從老師到同學經常拿他舉例。 而各類媒體的宣傳報道把周新從出生到出國之后能報道的事情都給報道了個遍。 他們不知道的也各種編造。 之前可能大家10個人里有10個想去阿美利肯留學,但是真正能付出行動的可能只有3個人。 現在是10個人里依然有10個想去阿美利肯留學,但是能付出行動的變成7個了。 尤其在燕大,除了出國,其他的選項比如保研、去外企就業這些都不存在了一樣,更別說考研、去國企之類的。”王衛語氣中充滿悲涼,曹永羅聽來頗有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氣勢在里面。 李力:“是啊,周新在國內靠獎學金生活,可能之前家里還有一些積蓄,或者是其他親戚給他了一些錢。 出去直接變身家百億美元起步的富豪,這轉變太夸張了。 這導致大家都想,我去了阿美利肯我做不到身家百億,我做個身家百萬美元總不難吧。 去阿美利肯身家百萬美元,比國內生活質量那可好太多了。 大家就好像覺得一切現實生活中的難題只要去了阿美利肯都會迎刃而解一樣。” 曹永羅無奈問:“這你們也相信? 我也去了阿美利肯,我咋沒賺到錢呢,在有獎學金的情況下,我家還倒貼了五千美元給我。 在那邊我每個月可以去周新那里吃頓大餐,我也一分錢沒存下來。 想啥呢,你們倆說的不是挺明白的嗎?咋也想出國呢,其實國外除了風景好點,建筑好點,人少點,也沒啥。 我在那邊是真吃不慣,還是咱燕京餐館地道兒。” 李力:“我們倒不信這個,說白了信這玩意的也是少數。 但是確實大家覺得周新去那能鬧出這么大一番動靜,我們去也許可以呢。 不過我們倆有自知之明,想出去單純看著你和周新都出去了,我們這不也想去阿美利肯見識一番嗎?” 王衛:“是啊是啊,我們也想去見識一下資本主義的糖衣炮彈,我們是把糖衣吃了,然后把炮彈給他們打回去。 而且之所以燕大這幫人全想去阿美利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周新不是在加州嗎? 他旗下從拳頭到火烈鳥再到Quora和NewPay,光是我們知道的這這四家企業,都是知名企業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