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詹森看來,NewPay的價值不亞于Quora。 “老板,我完全信任你,我只是提一種可能性。”沃倫·詹森說。 周新意識到自己完全可以多成立幾家公司,分別來進行管理。 “沃倫,看樣子你是愿意接下這個活了?” 沃倫·詹森問:“如果我來做這件事,那NewPay會交給誰來管?” 周新說:“彼得·蒂爾,和之前一樣,他負責公司的具體工作,我負責戰略方向的把握。” 沃倫·詹森想了想,答應了下來:“好的,我干了。” 他接下來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他感覺NewPay的發展速度太快,他對于電子支付領域的理解和認識已經快要跟不上公司發展了。 在Quora金選推出后,NewPay的用戶數已經接近一千萬了。 當一千萬用戶的數據匯聚到一起之后,關于他們可以利用數據來做什么,沃倫·詹森在這方面遠不如彼得·蒂爾。 做NewPay的總裁可能做不了多長時間,但是做資產管理,這個工作對沃倫·詹森來說小菜一碟,難度和他初入職場差不多。 尤其頭上是周新這么有自己想法的老板。 所以干這個又有比在NewPay更高的待遇,又能做一輩子。 這種工作屬于越是熟人越能得到信任,不出原則性錯誤是不會換人的。 以沃倫·詹森和周新的年齡對比來看,他退休之后,他兒子還能繼續為周新工作。 周新心里發愁,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缺人,稍微有點人才他都不會找沃倫·詹森來干。 之前曹永羅和周新打電話的時候說了一下現在燕京大學的現狀,大家都想出國,想為他工作。 對此,周新只有一個想法:趕緊來,我手里大量位置等著你們來。 再想到半導體領域,需要的人才數量和互聯網、金融更不是一個量級的,周新就更愁了。 這里的人才數量不是一個量級,是指值得信任的自己人。 單純從人才的角度,互聯網需要的人肯定比半導體更多,但是互聯網技術不太存在壁壘,不存在阿美利肯人會,華國人不會。 但是半導體行業需要實操,很多關鍵點沒有實操壓根不知道。 周新在阿美利肯能招到這么多半導體從業人員,但是未來要回國的時候,這些人不可能跟著回華國。 這種時候只有華國工程師才會跟著回去。 金融行業同樣缺人,周新有一個陰險的計劃,要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把華爾街泡沫吹得更大一些。 這同樣需要值得信任的自己人來執行。 總之兩個字,缺人。 “那就好,沃倫,我信任你,這件事只有你能為我辦好。 這樣你為我制定一個計劃,我們全部都要,慈善基金會、投資管理公司,這些都要,就照著比爾蓋茨的模式來。 只是我的資產配置比例和他不同,我把大部分資產放在投資管理公司里?!? 吳世強以個人的名義向華國相關部門表示要組織開互聯網大會一事,最早相關部門對此事還抱有懷疑態度 后來周新聯系舊金山領事館的時候也表達過大致的意思。 二者結合下,領事館那邊派了人專門來對接這件事,實時跟進進度,主要是問周新什么時候回國,以及到時候周新會邀請那些阿美利肯的企業家來參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