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Newman,大家都在等著你,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應該是你第一次來紐約,來到華爾街看看。 這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華爾街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我們很高興在今天,在這里看到新鮮血液的到來。”亨利·保爾森帶領高盛的團隊在曼哈頓金融區的85號街道10004號歡迎周新的到來。 和高盛上百個副總裁的杰瑞爾不同,亨利·保爾森是高盛實際意義上的高管,是委員會九名委員之一。 最早在喬治·多蒂加入高盛后,高盛成立了管理委員會,開始的時候有八名成員,后來整個管理委員會人員逐漸增加到二十人左右的規模。 亨利·保爾森和喬恩·科贊二人,主導了將管理委員會變更為執行委員會,再次把委員會人數精簡到了九人。 亨利·保爾森是高盛真正意義上的實權人物,在高盛的執行委員會中排在前二。 從1974年加入高盛,后來在2006年的時候從高盛跳到了阿美利肯政府,擔任財政部長。他在擔任財政部長期間雖然變賣了所有高盛的股票,但是在金融危機期間通過AIG公共資金向高盛輸送了129億美元,高盛也是當時拿了最多AIG公共資金的企業。 正是亨利·保爾森一手主導了時代華納收購Quora。 時代華納在被收購之后,短短兩個月時間,市值從原本的兩百億美元,飆升至1300億美元,超過雅虎,成為納斯達克首個市值破千億的互聯網公司。 如果你把時代華納看做互聯網公司的話。 股市表現如此亮眼,這讓時代華納沒有對Quora做什么改動,Quora的產品和服務依然維持了原樣。 在收購案完成后,Quora的運營數據才通過時代華納向外公開,在時代華納上半年的半年報中,Quora的付費用戶數、Quora金選的訂閱人數、Quora的利潤都是時代華納半年報中最矚目的部分。 也正是Quora的良好表現,讓時代華納的市值飆升,這筆收購也成為亨利·保爾森的又一經典案例。 周新和亨利·保爾森以及他背后的一大幫高盛高管們逐一握手:“第一次來紐約。 紐約要比舊金山更繁華,同樣很高興認識各位金融界的精英。 我在來阿美利肯留學前,就有到華爾街任職的想法,當時想的是如果自己在科研上沒有天賦的話,華爾街是最適合我的地方。因為這里開的薪水足夠多。” 這是周新前世剛去伯克利的想法,他當時考慮過利用博士學位去華爾街工作。 后來還是算了,主要是因為周新覺得自己在集成電路上小有天賦,既然有天賦,那就沒必要去金融行業。 亨利·保爾森:“Newman,如果是伱的話,高盛委員會不介意多一個位置。” 說起亨利·保爾森,還好他是在2006年去當的財政部長,換成十年后的2016年去當財政部長,等到2020年之后指不定要被怎么調查。 他在擔任高盛委員會期間,曾經去華國七十多次,英格蘭的媒體稱他和華國精英階層關系密切。 “從今天下午開始,我們未來三天會在華爾街進行為期三天的路演活動,華爾街的投資人們聽說Newman要來,參與熱情極其高漲。 這是我見過最受歡迎的一次路演,我認識的投資人都在問我,Newman什么時候來,記得給他們路演活動的邀請函。” 路演會有公司所有管理團隊共同參與,不僅僅是管理團隊還有隨同的日常辦公人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