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千禧年半導體生存指南》


    第(1/3)頁

    “新芯科技與ARM達成一項全面的長期授權協議,它允許新芯科技在協議期限內使用ARM當前和未來的全部IP。

    這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協議,新芯科技從ARM的客戶一躍成為戰略級的合作伙伴.”

    在這個年代沒有人知道這件事的意義,硅谷的媒體們看在周新的面子上,在自家雜志的角落里給這則新聞留了一個角落。

    新浪、網易、搜狐這些門戶網站,對這件事的報道都要遠比硅谷雜志更多。

    協議是以新芯科技為主體簽訂的,新芯半導體是新芯科技旗下專注于芯片設計的二級公司。

    長期授權協議,有多長期?時間是二十年,這已經是英格蘭專利法律范圍內的最長時間了。

    周新打算在2010年的時候把這個時間再延長十年。

    在互聯網泡沫開始的時候,周新收購ARM的股份超過百分之四十,再到后來,對ARM的股份收購越來越困難。

    還好通過沃倫·詹森,從某個投資機構手里,以接近百分之百的溢價收購了ARM7.6%的股份。

    至此周新手里的ARM股份相加,超過了51%。

    手握ARM超過51%的股份,也讓周新對于ARM技術架構授權可以一言以決之。

    關建英拿著這份授權,滿懷激烈地回到了華國。

    移動互聯網的價值沒有體現,掌上電腦只是一個很窄的業務方向,用后世的業務類型來類比的話,相當于電紙書。

    有大廠在做,有固定的受眾,這個領域也不斷有新玩家入場,但是問題就是缺乏想象力和發展前景。

    關建英倒不太在意這些,因為對于新芯半導體來說,靠掌上電腦的芯片設計活下來并不困難。

    至少這一領域養活新芯半導體這樣一家芯片設計公司綽綽有余,而和ARM簽訂的長期技術授權,讓他們可以穩定地圍繞ARM架構進行研發。

    唯一感到不安的是周新,周新對于紙面上的協議可沒有那么信任。即便他是ARM的最大股東,有一票否決權,ARM和新芯科技簽訂了長達二十年的技術授權協議。

    即便有這么多保障措施,他依然有種預感,未來當局勢惡化的時候,協議是沒有用的。

    技術協議可以是一紙空文,技術授權可以隨時終止,簽好的合同可以以安全為由停止供貨,唯有技術人才、技術資料積累、制造流程儲備等等這些才是可靠的根基。

    “如何評價新芯科技和ARM簽訂的長期技術協議?”

    “ARM是移動芯片領域的最大技術提供方,它主要負責提供設計方案,幫助芯片設計公司們基于ARM的技術方案上進行二次設計。一般ARM和芯片設計方的合作協議都是按照具體內核簽署協議。

    比如三星圍繞著ARM v6的架構和ARM簽訂技術合作協議,ARM會專門提供v6這個型號的軟件開發工具、技術資料和銷售許可認證給三星。

    圍繞著移動芯片架構授權,ARM和大量半導體公司進行過技術授權,包括飛利浦半導體、三星、德州儀器等一系列半導體領域的知名企業。而新芯科技作為半導體領域的新玩家,唯一值得稱道的地方在于,創始人是亞洲首富周新。

    周新除了亞洲首富的身份外,還是一名半導體領域的在讀博士,當時周新在張江成立新芯科技的時候,狐疑上關于此事幾乎全部是質疑的態度。

    認為周新只是為了討好華國官方,而搞的玩票行為。從這份ARM史無前例的長期技術協議來看,周新對新芯科技絕不僅僅是玩票這么簡單。

    這份技術授權協議有點類似‘超市采購’,如果說其他半導體企業在ARM這里購買的是一份一份的原材料,他們在這份原材料上進行二次加工,加工成對應的菜肴。

    那么ARM和新芯科技簽訂的協議則是超市大甩賣,你看中了什么原材料自己任意挑選。未來當新芯科技的芯片設計能力逐漸提高的時候,這份協議會帶來巨大的好處。

    華國也將在芯片設計領域有一家真正意義上能夠和其他半導體巨頭們競爭的企業。

    之前關于周新在華國成立新芯科技這件事,我甚至還在狐疑上看到有人說周新是為了騙財政扶持,我只想說至于嗎?別說周新千億美元的身家,哪怕他只有十億美元的身家,也不至于要回華國騙財政補貼。

    另外我認為周新對新芯科技寄予了厚望。因為我發現他旗下公司里,只有足夠重視的企業,周新才會用自己的名字為它命名。”

    在狐疑上有個關于新芯科技獲得ARM授權的問題,這個問題下的回答者寥寥。

    主要太專業了,在當下絕大部分華國人并不知道ARM是什么,更不清楚IP授權是什么。

    外界不懂沒什么,華國官方總有懂的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