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微信不僅僅有這些功能,它還有漂流瓶、朋友圈等功能。 著重介紹一下朋友圈,因為微信是基于手機號的即時通訊工具,也就是說你微信好友大多數是你現實中認識的人。 我把這種叫做熟人社交,而以前無論是quora、博客、論壇,這些都是陌生人社交。 剛剛介紹的微博也是陌生人社交,而朋友圈分享的內容只有你的好友能夠看到。 這可以看成是只有好友可見的微博。 一般用戶會添加的好友數量是有限的,一般就數十個或者上百個用戶。 而微博,所有用戶都有可能關注你,關注數從幾十十上百人,到幾十萬幾百萬人關注不等。 你的想法不適合發在微博上和別人分享的時候,可以適當考慮朋友圈,朋友圈也是一個不錯的渠道。 接下來是微信里很重要的一個內容,也是新媒體的補充部分,那就是公眾號。 個人和企業都可以注冊公眾號,通過公眾號發表文章,文章內容沒有任何限制,但是受到內存和網速的影響,文章暫時只支持文本內容,不支持圖片。 但是用戶可以在文章里添加微信支持格式的鏈接。 比如我的微信里,關注了沃爾瑪的公眾號,然后關注的第一時間,沃爾瑪的公眾號會給你發一篇歡迎關注的文章。” 周新說完后點開這篇文章,文章內容很短,在最下面有一個變色的鏈接。 周新繼續說;“最下面是沃爾瑪歡迎用戶關注的鏈接,點擊這個鏈接之后可以獲得沃爾瑪發放的5美元抵扣券。 抵扣券會自動領取到NewPay中,下一次你在用NewPay支付的時候,抵扣券將自動生效。 對于企業來說,微信公眾號進一步補充了你的營銷手段。 對于個人來說,你想要發表長文章,無論是微博還是朋友圈,文字限制和產品模式限制,導致你在這兩個應用上發表的內容,別人不會認真看的時候,你可以選擇公眾號。 公眾號、朋友圈和微博之間的關系可以看做,朋友圈是熟人能夠看到的微博,公眾號是沒有字數限制的微博。 公眾號不僅僅是營銷那么簡單,對于不是消費類企業來說,公眾號是你的宣傳手段。 對于傳統媒體們來說,公眾號就是你在移動端的延伸。 我們目前已經和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雜志談好了,他們將入駐微信公眾號,用戶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瀏覽他們的文章。 同時個人也可以做公眾號來進行長內容的表達。” 受到芯片、存儲和網絡的限制,對于Mphone要內置哪些app,周新內心一直舉棋不定。 Mphone沒有APP商店,第一款Mphone也不支持下載其他的應用,因為本來存儲空間就有限。 微信是非常吃內存的應用,即便限制不允許傳輸圖片,朋友圈也不能發圖片。 微博同樣如此。 因此周新很糾結,最初的這一代微信,要不要公眾號功能。 后面他想了想,如果沒有公眾號,光是微博,還不足以把新媒體的概念徹底定下來。 更重要的在于,如果想要在驢象之間騎墻的話,那么有兩款應用是最好的。 只有一款應用,那么微博是支持驢黨還是象黨? 后世的推特在被馬斯克收購之前一直站在驢黨這邊,或者說硅谷的互聯網企業絕大多數都是驢黨的支持者。 這也是為什么在輿論上象黨被動挨打的原因。 微博和公眾號剛剛推出的時候沒有人意識到它的威力,等到9月份的突發事件傳播后,華盛頓的老陰比們肯定會采取行動。 出于這個考量,周新才把公眾號直接上的。 周新點開紐約時報的公眾號,已經發了三篇文章,第一篇就是關于Newman的文章:“大家看,微信是即時通訊軟件,又不僅僅是即時通訊軟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