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銷量-《千禧年半導體生存指南》
第(1/3)頁
“實際上我并不愿意看到這一幕。”周新說。
李靜宜用疑惑的眼神看著周新,她問道:“為什么?
這兩家企業的合并將會造就一家在搜索引擎領域的實質壟斷企業。
我記得新興投資同時是這兩家企業的股東方,尤其是百度的第一大機構股東。他們合并之后能夠享受到的溢價還是很可觀的。和一年前互聯網行業萬物蕭條相比,今年的納斯達克要好上不少。”
李靜宜在舊金山呆了差不多一整年時間,跟在周新身邊,有了接觸大量信息的機會。
硅谷的創業信息、投資機會會由新興投資匯總向周新匯報,資本市場動態則是由新興資本管理向周新匯報。她也不是剛到阿美利肯的小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市場敏感度。
周新說:“有好幾個原因,前面之所以和你說我不在乎這點收益,是出于看樂子的心態。
我希望看到搜索引擎領域不是一家獨大。有兩家企業競爭會比一家更好,看樂子只是表象。內在則是我認為這個領域的潛力巨大,我不太希望出現一家企業獨占市場的現象發生。搜索引擎在當前是一個不亞于操作系統的領域。
這樣的企業誕生后,早晚會進入到我旗下企業所在的領域。雖然我不畏懼競爭,但是這種事情總是令人厭煩。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拖的越久,搜索引擎的價值就會越被看到,那么他們再想合并,我手里的籌碼也就越值錢。
現在能夠給我帶來的利益遠遠無法和幾年后相比。”
李靜宜作為計算機相關項目的碩士,阿美利肯的碩士是項目制,這種項目制碩士和博士相比,更像是認證而非學位。
她很了解搜索引擎技術,日常和周新的交流中,知道對方對互聯網的看法,搜索引擎公司同時掌握數據、算力和大量精通算法的工程師,確實能夠迸發出海量的能量。
而周新旗下的研究機構只具備其中的后兩項,算力和計算機領域的科學家群體。
李靜宜問:“你作為百度的大股東和谷歌的股東之一,可以阻止他們合并。”
周新說:“首先我做不到,我手里沒有百度和谷歌任何一家公司的控股權,原本谷歌和百度合并的反對方只有我和Robin,現在Robin接受了,只有我一個人,是沒有百度控制權的。
除了我以外所有股東都希望合并,除非我去溢價收購百度一些投資機構手里的股份,但問題是Robin松口之后,大家都知道百度要和谷歌合并,沒有人會愿意把股份賣給我。
我親自下場做這件事,會有很多負面影響,比如Robin對我的不信任,我拿到了百度的控制權,我和Robin之間的關系,未來百度的運營是繼續他來,還是直接把他干掉?另外我是否真的能夠收購成功?其中高盛還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阻止我對百度的控制。
而且也來不及,Robin和我說的時間太晚了,我想做這些事也來不及了。
所以算了吧,靜看這件事的發生吧,Robin早晚會后悔的。
在我看來,百度吞并谷歌也好,谷歌吞并百度也罷,背后的本質都在于投資了這兩家企業的資本希望借此牟利。
合并之后的董事長位置不過是給Robin畫的餅,即便他真的坐到了這個位置上,沒有兩年就會被趕下來的。
我不知道高盛那幫人是怎么給他畫的餅,也不知道他們會在合并協議里怎么簽,但是我知道這件事絕對沒有那么簡單。
光是我能夠想到的方式就是未來被聯邦法院以壟斷的名義起訴,起訴之后,名為要把合并之后的百度-谷歌拆分,實際上則是要把robin趕下臺。
去年微軟不就是一樣的案例,最終比爾交出手里對微軟的控制權,以換得微軟不被反壟斷起訴判決拆分。
這還只是我能夠想到的招數,所以即便Robin在合并前的董事會決議里寫明了他不會被趕下臺,也有可能被來自更高層面的力量把他給踢出局。”
李靜宜問:“你和Robin說了沒?你說了的話,他可能會重新考慮。”
周新搖頭:“本來我想提醒他一句,但是我看他雄心壯志準備大干一番的樣子,我還是不給他潑冷水了。”
周新能夠和Robin關系處的還行,就是因為他從來不干涉百度的具體經營,而且會給百度一些資源。
Robin對企業的控制欲可以說是BAT三巨頭里最強的,無論是騰訊最早的創始人團隊還是阿里最早的創始人團隊,不犯錯的情況下都能在企業干很長一段時間。
唯獨和Robin一起最早創業的燕大校友徐勇在百度IPO前離開了百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