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悲哀-《千禧年半導體生存指南》
第(2/3)頁
Matrix的品牌就是找摩托羅拉買的,漢芯一號就是摩托羅拉的568芯片,周新把摩托羅拉方面找來做佐證,順便找他們來聯合起訴陳進還有涉及到的主體和個人也是很輕松的一件事。
“教授,你看了我發給你的調查報告嗎?”
胡正明說:“看過了,陳進的行為比我預想的還要惡劣。
我們也做過測試,我本來以為漢芯一號只是沒辦法達到他們宣傳的標準,在測試過程中也確實發現漢芯一號沒有達到宣傳標準。
比如漢芯一號并不能實現演示中所提到的MP3播放和指紋識別功能,它也沒有208只管腳,只有144只管腳等等。
結果我沒想到芯片本身居然是直接用的摩托羅拉的DSP芯片。
這太夸張了,陳進的行為遠超我的想象,這是怎么通過技術鑒定的?中間的流程一定是某個環節出了問題。”胡正明很憤怒,對于這種行為。
胡正明甚至感到悲哀:“當時給陳進站臺的我都認識,鄒院士,他是做材料出身,他當年可是原子彈核心元件甲種分離膜的核心研發人員。
后來他去科學院申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當所長的時候,那時候我第一次來燕大講學,他聽說之后執意讓我去他們那講課。
他不應該看不出漢芯的問題,怎么會讓它就這樣通過了驗收,還說符合國際一流標準呢。
包括許居衍我和他也認識,之前華晶在成立的時候,他擔任華晶的總工程師,我和他聊過圍繞華國芯片產業聊過好幾次,鄒世昌看不出來是有可能的,畢竟他是做材料化學出身,可能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
但是許居衍可是華國成立后第一批半導體人才,他從56年開始接觸集成電路,他不可能看不出來漢芯有問題,這是怎么了?”胡正明說到后面已經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56年華國剛成立沒多久的時候,由黃昆和謝希德兩位前輩大牛在燕大開了個半導體專業化培訓班,這個班里有后來中芯國際的董事長和創始人之一王陽元,有電子工業部的總工程師,同時也有許居衍。
周新說:“也許在華國芯片產業進展緩慢的二十年里,大家的初心早就變了。
你剛剛也說了許居衍之前是華晶的總工程師,華晶失敗才有的華虹,見過的失敗多了,心境也會不一樣的。”
胡正明長嘆一聲:“我支持你把這件事鬧大,連院士都配合他們,不鬧大未來還指不定鬧出什么幺蛾子來。”
胡正明繼續說:“還好你發現了漢芯一號和摩托羅拉的DSP芯片之間的聯系,要不然我們光是從芯片本身出發還拿漢芯和陳進沒有辦法。”
對漢芯來說,他們完全可以說沒有達到宣傳的水平,這是正常范疇,是因為宣傳需要。
但是漢芯一號和摩托羅拉的DSP芯片除了logo完全一樣,這是無論如何都解釋不通的。
胡正明提醒道:“還有最后一個問題,這兩塊樣品芯片是從哪里來的?來路不正的話,我怕交大那邊不認,說這不是漢芯一號。”
周新說:“你放心,這是交大拿給信息產業部備案的樣品,我會讓信息產業部那邊找到備案的申報表并且出函,把這件事跟信息產業部說清楚,他們估計巴不得趕快和漢芯還有陳進切割。”
周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和曹永羅在電話里說清楚后,曹永羅在電話那頭張大嘴巴:“周新,你可算坑慘我了,剛剛申海才開了新聞發布會,你后腳就要打他們的臉。
還要我配合你找信息產業部出函說明,這下真的把我也坑進去了。”
周新說:“你這叫什么話,這件事早晚會被人捅出來,陳進把事情做的這么粗糙,你以為能瞞一輩子嗎?
這種事不可能在所有時間欺騙所有人的,早晚會有人發現,越早發現對整個學術界乃至行業的損害越小,對信息產業部來說也是做了切割,避免了后續追責追到他們頭上來。
這對他們來說是好事,我相信你能把這件事給圓回來的。”
曹永羅在電話那頭苦笑:“這件事真不好辦,我會盡量幫你找他們出函,但是我不能保證保密。
你知道的在這種機關消息傳的是最快的,我估計我前腳找人幫你們出函,后腳申海那邊就知道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