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公有云-《千禧年半導體生存指南》
第(3/3)頁
圖書業務屬于亞馬遜的發家業務了,都面臨傳統書店轉型帶來的壓力,更別提其他業務了。
電子購物的門檻降低后,大量細分類電子購物網站的出現,讓貝索斯頗有種疲于奔命的感覺。
亞馬遜的股價也一路走低,他們需要一個故事來提振投資者的信心,公有云聽上去就很不錯。
至于微軟和百度,微軟是因為他們太大了,大企業的通病就是不想錯過任何一個有前景的業務,后來的騰訊也正是如此。而百度則是自己的業務決定了,公有云和搜索引擎的業務契合度很高。
周新和王堅說:“之前我們屬于廣積糧、緩稱王階段,現在隨著第四代光纖通信系統的普及,新云在網絡端的問題被解決了。
而我們之前的工作讓新云在技術上的問題得以解決,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擴大市場份額,做大規模的時候到了。”
之前公有云服務無法大規模開展,最大的桎梏在于網絡,云服務對網速要求不高,但是對網絡穩定性的要求很高。商用光纖技術早在1980年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但是當時的傳輸速率只有45Mb/s,到了第四代的時候,傳輸速率可以達到10Tb/s,不僅是傳輸速率提高,更重要的在于網絡的穩定性,有了質的飛越。
周新說完后,王堅很激動,因為新云之前靠的是周新投錢,從營收上來說其實是連年虧損的架勢。
現在周新說要做大規模,王堅能聽出來是要進行外部融資,然后做上市的節奏,這也意味著他手里的期權終于有機會變現了。
至于不能上市,王堅從來沒有懷疑過新云不能上市,別說新云有具體的業務,而且在這一領域牢牢占據第一的位置。即便新云只是一個空殼公司,有周新背書,冠以New的名義,華爾街的投資者都會用真金白銀買單。
王堅壓抑自己興奮的心情說:“之前新云成立了廣告投放部門,后續擴大廣告投放部門的規模,百度應該不太愿意接受我們的廣告投放,但是我們可以找雅虎、AOL、騰訊這些企業。
另外我想的是新云還是需要走中小企業的路子,因為對大企業來說數據安全比成本控制更重要。我的目標是借助智能手機而爆火的這批互聯網企業們。
他們成立的時間比較短,很難預估用戶數的增長速度,可能今天的用戶數只有一萬,一周之后這個數字裂變成了十萬,靠買服務器是來不及的。
這時候新云的虛擬服務器業務就能很好的滿足他們的需求。之前Mphone的開發者大會,我讓負責銷售的副總找了很多專注于智能手機應用的互聯網企業聊。
他們普遍對我們的業務形態很感興趣,也表示合作沒有問題,他們愿意嘗試虛擬服務器租賃的這種合作模式。
但是他們也有問題,那就是之前購買的服務器怎么辦,新云是否支持把物理服務器和虛擬服務器打通,打造成一個資源池,對外提供服務。
這是技術難點,我已經讓研發部門把它作為最優先要解決的問題去進行研發了。
其次就是,我們覺得可以采取這樣的方案,那就是由新云收購他們的服務器,以市場價格收購服務器,然后他們來租賃新云的虛擬服務器。
我們簽的合同里同時包括收購二手服務器和租賃虛擬服務器這兩塊內容。
也就是說互聯網企業先在新云的虛擬服務器上部署他們的業務,然后無感切換到新云的虛擬服務器上之后,我們再去收購他們原本的物理服務器。”
又怠惰了,工作太累導致鴉寫作乏力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