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扎克伯格最初的創業團隊就是他在哈佛時的大學室友,在拉到投資前,他們已經把軟件開發的差不多了。 扎克伯格打造的匿名社交軟件首發平臺毫無疑問是Mphone,這是當下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智能手機。 如果把定義進一步縮小到大學校園里,那Mphone的領先會更加夸張,全球每三部智能手機就有一部是Mphone,大學里這個比例會變成5比1。 扎克伯格的團隊在拿到投資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增加新云的基礎服務租賃,然后招聘一個專門對接電子支付平臺的商務經理。 當下電子支付公司越來越多,各大互聯網巨頭和傳統消費型企業都在嘗試著進入這一領域,但對于絕大部分打算接入電子支付功能的互聯網公司來說,他們依然沒有選擇,只能選擇NewPay。 有商業機構做過調查,一家公司同時接入了多個電子支付渠道,NewPay無論是交易筆數還是交易總金額都占據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比例。 現實因素導致NewPay在電子支付領域的優勢愈發明顯。 “盡管、亞馬遜Pay、C1it他們在抽成和服務費上有優勢,但是我們仍然沒有選擇,只能選擇NewPay。 因為無論是我們線下的實際感受還是說在波士頓區域大學論壇上做的調查,都顯示出了NewPay在電子支付領域絕對的強勢地位。 更別說我們把范圍縮小到Mphone平臺上,Mphone使用者、大學生、電子支付使用者,這三重身份進行重疊之后,我甚至懷疑NewPay的使用率達到了百分之百。 我們現在手上有足夠的現金流,沒有必要為這點服務費上的優勢去選擇一家不知名的支付平臺,哪怕它背后是微軟或者花旗銀行這樣的大咖。”扎克伯格說道。 在招來負責對接支付平臺的商務經理之后,這個五個人的團隊開始高速運轉起來。 里面唯一要支付工資的就是商務經理,團隊另外的三個人都是扎克伯格的室友,他們沒有工資只有期權。 當然在拿到高盛投資后,即便沒有工資,他們也顯得干勁十足。 肖恩帕克,原臉書創始人之一,扎克伯格的室友,他說:“我只是覺得我們的基礎設施選擇Newcloud,支付軟件選擇NewPay,智能手機發行平臺選擇Mphone。 我總感覺Newman的產品圍繞在我們周圍,就好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 所以我想嘗試一下,我們能不能不選擇NewPay。” 戴維·伊博斯曼是他們招來的商務經理,之前在奧本海默投資公司做分析師,五個人擠在一間擁擠的辦公室里,大家甚至都只能站著,戴維站在白板面前指著Newman說道: “擺脫Newman的影響不應該是我們這樣的小公司該考慮的,難道雅虎不想擺脫Newman的影響嗎?難道AOL不想擺脫Newman的影響嗎? 難道硅谷大大小小數千家打算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干出一番事業來的互聯網公司們,他們甘愿被Newman構建的生態所裹挾嗎? 在Mphone應用商店發行的產品要被按比例抽成,使用NewPay要被他們按照每筆交易抽取服務費,要想在Mphone應用商店中獲得更好的廣告位要繳納廣告費。 新云同樣要收費,當然這個收費是合理的,你去租服務器,他們提供的服務遠不如新云。 Newman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構筑的生態是如此健全,靠著電子支付這一關鍵應用,Newman什么都不用做,其他互聯網公司都在幫他工作。 我在奧本海默工作的時候,我們見過不少互聯網公司,他們希望打破這一局面,甚至有專門以幫助Mphone用戶越獄的互聯網工作室,他們想獲得投資,來幫更多的Mphone用戶越獄。 當然這是非法行為,我們沒有投這個項目。但是Newman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構建的生態比當年微軟構建的個人PC生態還要健全,畢竟微軟沒有又做電腦硬件,又做線下軟件超市門店。 Newman全部都做了,他構建的生態層層嵌套,非常嚴密,除非直接不用他的生態,不然我根本想不到有什么辦法能夠不用NewPay。 這不是我們應該想的事,個人的好惡不應該影響到商業決策,雅虎在九十年代末的時候和Newman在問答社區上爭的你死我活,現在不也是Mphone生態最重要的內容貢獻者之一么?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產品做好,吸引更多的用戶,用戶怎么爽怎么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