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彼得,我認為現在是個不錯的時機,NewPay的全球用戶數已經接近1億了,我們可以推出一些金融類產品給客戶選擇。” 利用流量為金融產品帶貨,這套玩法不需要周新提,之前彼得·蒂爾就和周新提過,他想把華爾街的一些基金、理財產品放上去,相當于NewPay從管理費里抽成,作為一個中間方。 但是被周新拒絕了,拒絕的理由是他們沒有精力和時間去判斷理財產品的好壞,一旦出現虧損,用戶可能把矛頭指向他們,會為NewPay的推廣帶來危機。 今時不同往日,現在NewPay的地位足夠牢固,加上周新打算推出的是風險極低的貨幣基金。 周新在電話里把自己的想法大致說了之后,彼得·蒂爾聽得已經興奮起來了,他意識到這又是經典的Newman式創意,以最小的代價撬動最大的利益: “老板,雖然我說過無數次,但是我還是覺得你是天才。 之前我們想的是把一些基金、信托、期權之類的產品放到NewPay上面進行銷售,NewPay相當于是一個展臺。 但是這些錢不會到我們手里,我們沒有套利空間,但是現在相當于NewPay自己推出貨幣基金,用戶把NewPay賬戶上的余額自動轉入我們的貨幣基金里,用戶享受到利息收益,我們有海量的現金,只要做好流動性管理,我們可以充分進行套利操作。 這可比單純的收管理費要賺得多啊。” 周新說:“貨幣基金我們要推,管理費我們也要收,這兩點并不影響。 我想的是先通過貨幣基金培養用戶習慣,讓用戶習慣通過NewPay進行理財,然后再推出你之前提到過的‘理財柜臺’。” NewPay因為很早就涉足供應鏈金融的業務,他們做供應鏈金融不僅僅在華國和阿美利肯之間做,他們在歐洲也搞這方面的業務。 因為從事供應鏈金融,NewPay會做一些投資類的業務,所以他們很早就拿了基金牌照,現在正好可以用上。 現在的NewPay與其說是一家電子支付公司,不如說是一家綜合性的金融服務公司,更像是早期螞蟻集團和供應鏈金融機構的結合體。 周新繼續說:“這個項目就叫余額寶吧,給用戶一種暗示,他們可以把自己NewPay賬戶里的余額都放進來。 這個計劃啟動之后,我們肯定會面臨來自華爾街的壓力,正好順勢把NewPay推上市,NewPay發展了這么多年,也到了要上市的時候,借助余額寶,NewPay的上市能有一個好的價格。” 彼得·蒂爾在電話那頭有些恍惚,他想起自己最早的時候答應周新的收購,他當時創辦的電子支付企業叫康菲尼迪,康菲尼迪和NewPay的合并,讓他拿到了NewPay的期權。 雖然隨著NewPay的數輪融資,彼得·蒂爾的期權早就被稀釋到1%以下了,但是即便是不足1%的期權,按照目前市場對NewPay的估值,也價值十億美元了。 而且彼得·蒂爾相信,余額寶推出之后,NewPay的估值不止千億。 他內心感慨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如果當時沒有答應周新的合并提議的話,即便康菲尼迪做到了電子支付領域的第二名,他的身家膨脹的也絕對沒有這么快。 “老板,我盡快去安排,我估計能在今年10月的時候推出,另外我們需要提前在董事會上和其他的股東代表們溝通好。”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