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意味著他們進行的速度會越來越慢,甚至極有可能被身后的張彭祖給“攆上”。 劉賀對自己的這個兒子非常了解,也是一個機敏之人,會想盡辦法跑快一些的。 如此算下來,張彭祖和劉柘很有可能同時抵達長安城,而日期可能就是上巳節(jié)那日。 至于劉病已率領(lǐng)的援軍,因為一人三馬,又可光明正大地使用沿途亭置,速度比張彭祖又快一些。 所以,劉病已所部也有可能只比張彭祖幾個時辰抵達長安城。 今年的上巳節(jié),也就是兩日后,剛好就是張黨舉大事的日子。 看來,是要熱鬧非凡了。 “戴宗。” “微臣在!” “上巳節(jié)那一日,長安城會大亂,朕以身入局,倒不懼生死,但有幾處要緊之處,要格外注意。” “陛下只需要下詔即可,微臣和繡衣使者時刻候旨,愿以死為大漢盡忠!”戴宗連忙頓首說道。 劉賀擺了擺手,似乎想要這種方式打消戴宗的顧慮和擔憂。 “現(xiàn)在的長安并沒有太多的兵卒可用,朕也不知道張安世能掀起多大的風浪……” 這是一句實話,繡衣使者并不是萬能的,不可能將大漢的每一個角落都盯死。 劉賀能夠判斷出張黨謀逆的趨勢,但是卻看不透所有的細節(jié)。 就像上巳節(jié)這個具體的時間點,還是從劉病已的信中得知的。 這是劉賀要冒的風險,作為防守的那一方,總會有些被動的。 還好,現(xiàn)在知道了這具體的時間點,也算多掌握了些主動權(quán)。 當然,他還想知道張黨起事的更多細節(jié),但恐怕難于登天了。 劉賀能做的,就是用已有的信息,提前做些部署,未雨綢繆。 “朕也派不出更多的兵卒了,只能往這些要緊之處派些忠臣去主持大局……” “陛下圣明!”戴宗由衷地說道。 “給朕提到的這幾個人發(fā)密詔吧!”劉賀說道。 “唯!”樊克在小案上備好了筆墨,準備草擬密詔。 “命內(nèi)閣大學士王吉于上巳節(jié)入未央宮,到椒房殿給皇次子、皇三子及大公主授課,同時以備不虞。” 如今霍成君暫時在明光宮別居,宮中沒有人主事是絕不行的,讓王吉到椒房殿去,最能讓劉賀放心。 “命內(nèi)閣大學士安樂于上巳節(jié)到明光宮去,檢查宮殿樓閣損毀情狀,同時以備不虞。” 安樂雖喜歡首鼠兩端,但這十幾年來也算忠心耿耿,有他留在明光宮坐鎮(zhèn),應(yīng)該也能保霍成君安全。 “命廷尉陳修于上巳節(jié)到詔獄再審巫蠱案嫌犯,同時以備不虞。” “命御史大夫孔霸于上巳節(jié)到郡獄再審刺殺案嫌犯,同時以備不虞。 這幾處監(jiān)獄有許多刑徒,是謀逆者擴充兵員的好去處,也必須盯死。 “命大匠作謝朗于上巳節(jié)到武庫點查兵器鎧甲數(shù)目,同時以備不虞。” 武庫里有大量的武器,起碼可以武裝數(shù)萬人,也是一處緊要的地方。 “命大稅官禹無憂……”劉賀說道這里,不免猶豫了一下,想起了禹無憂在長樂宮的一些往事。 因為這些往事,禹無憂如今已經(jīng)三十八九歲了,單仍然沒有成婚,更無子嗣。 這些往事在過去是了不得的大事,但現(xiàn)在卻也已經(jīng)對大局沒有太多的影響了。 劉賀踟躕了片刻,還是給禹無憂安排了去處。 “命大稅官禹無憂于上巳節(jié)到長樂宮去,給上官太后上奏去年稅收之事,同時以備不虞。” 接著,劉賀又以同樣的方式,給其余的一些人下了密詔,并頒發(fā)了符節(jié)。 這每一道詔令上,都有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但是又有一句“以備不虞”。 受詔的朝臣都是聰明人,不用太明顯的提醒,也是能看到其中的深意的。 劉賀一邊說,樊克一邊寫。 前者停下的時候,后者也寫完了。 短短一刻鐘的時間,劉賀就完成了布局。 求訂閱!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