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們的需求是多層次的,既有物質方面的需求,也有期望實現自我價值,以及被人重視與尊敬等情感方面的需求。所以,作為一位上司,一定要充分運用激勵手段,對表現優秀的下屬給予恰當的贊美與表揚。這樣,不僅能使下屬意識到上司對他的肯定和贊賞,而且能給其他人樹立榜樣,鞭策他們努力工作,從而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贊美下屬是一門藝術,上司需在實踐中靈活把握。 ●肯定和贊揚下屬的重要性 上司所應遵行的領導方法中,有一條叫作激勵原則。激勵原則就是對下級要堅持物質和精神的鼓勵與表揚,并在具體工作中以鼓勵和表揚為主,最大限度地調動下級的工作積極性。 上司究竟怎樣做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手中權力的功效?是多斥責、貶損,還是重在肯定、贊揚?這既是工具理性問題,更是價值理性問題。政治家從事政治——“管理眾人之事”(孫中山語),就必須深諳并尊重眾人的脾性,把大家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超越下屬的心理習慣、文化構成,權力的運作就會違拗眾人,得不到好的效果。 對于下屬的成績應該肯定和表揚,這是因為: 第一,能使下屬對上級的指令獲得更深刻、更全面的認識。在下屬的成績面前,上級贊許地說:“你做得對、干得好!”那么下屬在欣喜、愉悅之中便自然會領悟到這種“對”“好”原來是以上級的價值取向和操作規范衡量出來的,同時也自然是上級部署的現實化。這樣,每一次受到贊揚,便是對上級決策的不可移易性的一次新的確證。 第二,通過下屬自己的成就感的獲得,使其更加深信自身能力和自我價值。僅僅讓下屬領悟到上級的堅強和能力是不夠的,甚至是有害的。下屬們倘若在上級的巨人形象面前只感到自己的低能、卑微,產生自我人格萎縮效應,那么再高明的上司,都會面臨莫大的隱憂和危險。真正的強人很重要的一點特質就是能使身邊的眾人毫不畏縮,擁有堅定的人格信念。上司應該善于相機向下屬灌注“你行”的精神激素。要實現“強將手下無弱兵”,很重要的就在于“強將不言兵弱”。 第三,對獲得成功的下屬的褒揚必然激發下屬間的競爭。下屬的創造活力、開拓精神常常因彼此之間成就的差異而被激活。而上級對某個成績斐然的下屬進行的稱贊,更會人為地加劇這種差異,使更多的人胸中平添一種蓬勃向上之氣,產生“你行我也行”“你行我更行的”的競爭意識。這正是事業發展的基本動力源。那種以為張揚下屬的成績會破壞大家的心平氣和,造成離心離德的見解,是一種要不得的庸俗見解。 第四,對下屬成績和良好思想品格的肯定和贊揚,實際上就是對另一種與之相對立傾向的有力的否定和批評。直接指斥某種傾向的危害,明白地提出某種誡令,不失為一種可行的常規辦法。但是平心而論,這只能是一種輔助手段,其效力不會更深遠。實際上指出“什么不好”“不要干什么”,只能解決眼前的問題,因為人的精神和行為不會出現空白,不干這個便會干那個,而干那個是否正當,可能又是問題。倘若及時向人們說明“什么好”“應該干什么”“怎樣干”,那就從根本上解決了帶有過程意義的問題。所以,規范下屬的行為,肯定、贊揚要比否定、批駁來得更為直接。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下屬的活動一般來說,都是自覺地指向上級確定的目標,遵循著上級的規約展開的,主觀上是希冀成功、得到獎勵的。然而,由于受著個人的智力、學識、經驗以及種種隨機因素的制約,其活動結果不盡如人意甚至出現大的差池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失誤、敗績面前,下屬內心惴惴,上級該如何處置?簡單的方法當然是論過行罰。但是,只有這一條并不明智,更為智慧的處置應該是寬容。 在必要的批評和處罰之外,應該言詞中肯、情意溫馨,對其過失之外的成績、長處予以肯定,對其深切的負疚感、追悔心予以彰明,對其奮發進取的心予以撫慰和信賴。這樣一來,當事人就會由悚懼而看到希望,決心日后努力工作、將功補過。 ●稱贊要有事實依據 上司贊美下屬首先要明辨是非、鑒別良莠,將自己的稱贊建立在事實根據的基礎上。這樣,“鐵證如山”,大家才能心服口服、自覺效仿,使上下級之間以及下級之間的關系保持和諧和團結,“包青天”的形象才能悄然而立。例如,有位副處長由于不能明察秋毫,僅依經驗,隨意稱贊而受到深刻教訓。 小劉和小王都是處里新來的同志。小劉比較機靈,初來乍到表現積極,早上堅持提前半小時到單位,打開水、掃地等活搶著干。副處長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表揚常常掛在嘴角。時間不長,小劉滿足后就沒有恒心了,不再提前上班,反而常常遲到。小王則后來居上,打開水、掃地悄悄干。但副處長卻不知道辦公室早已進行了“改旗易幟運動”,仍在一次會議上說:“小劉同志到處里以來,工作認真積極,打開水、掃地等活干得最多,應該提出表揚。”言畢,小劉頓時臉紅,小王則心里蕩起一陣微瀾。會后連續一星期,開水也沒人打了,地也沒人掃了。小王決定以自己的暫時“罷工”向副處長證明一點什么。這位副處長終于沉不住氣了,問處里其他同志,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表揚錯了人。 這位上司不能根據事實提出對下屬的稱贊,只是根據以往的經驗主觀推論,結果使表揚這一“潤滑劑”變成了同事之間矛盾的“催生劑”,不僅傷害了下屬的感情,影響了其工作情緒,更損害了自己的形象和威信。 所以,上司贊揚下屬要掌握“躬”“恒”“明”的原則。“躬”就是對所稱贊的事情要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是切切實實的調查所得;“恒”就是要對下屬的工作和成績進行持久的考察,使自己的評價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不能一葉障目,更不可憑一時所見妄發稱贊;“明”就是要對每一位下屬的優缺點了如指掌,正確地給每個人定位,以功論賞。 ●一定要做到客觀公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