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因此,在使用鍥而不舍的技巧說服別人時,也應該做到適可而止才行。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不卑不亢 很多人在面對上司時,難免有所顧忌,姿態放低或阿諛奉承,以委曲求全換得上司的笑臉。其實大可不必畏首畏尾,面對上司不卑不亢,言語有理有據,上司會對你產生尊重、敬佩之情。 戰國時期,楚晉交鋒,楚國俘虜了晉大夫荀罌,晉國俘虜了楚公子谷臣。戰后,晉國提出用谷臣換回荀罌,楚王考慮到荀罌之父荀首是晉軍的副帥,想借機軟化荀首,使之傾向楚國。 荀罌回國前,楚王親自召見了他??紤]到荀罌倘能世襲其父之職,手握重兵,如能爭取荀罌,則能保日后楚晉安寧。 楚王問道:“你當了俘虜,是否怨恨我?” 荀罌答道:“晉楚交戰,由于我無才作戰,因此被俘,您能放我回國,這是您對我的恩惠,我怎么能夠怨恨您呢?” 楚王緊接著說:“那么你是否感激我呢?” 荀罌正色道:“我為什么要感激您呢?兩國交戰,都是為了解除民眾之苦難,此是國與國之間的糾紛,并非我個人之事,因此無任何感激之言?!? 荀罌巧借國與國的糾紛,避開了個人恩怨,也就使自己與楚王完全平等,既表達了自己以德報怨之心,又巧妙地譏諷了楚王的小氣與狹隘。 楚王不甘心,于是又問道:“你回國后如何報答我呢?” 荀罌回答說:“我們之間并無恩怨,因此無怨也無德,我不知如何報答。” 楚王見荀罌不為自己拉攏所動,于是最后試探說:“倘若以后你領兵作戰將會如何?” 荀罌回答說:“如果回國后國君和家父都能免我一死,讓我領兵作戰,如果遇到楚軍,我將不敢回避,直到戰死,決不三心二意,以盡忠臣之責?!? 楚王聽后,既對他無可奈何,又對他敬佩不已,于是舉行了隆重的儀式,送荀罌回國。 荀罌身為受俘之臣、戰敗之將,面對楚王的利誘,巧言表明了將與楚軍作戰的氣概,句句懇切感人,擲地錚錚有聲,使楚王既失望又敬佩。因此,在與上司溝通時,也要做到不卑不亢,不要一味地巴結上司,而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立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