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981年,大年初一。 一直沒停過的小雪花,飄著飄著就開始抱團了。 燕京城錢糧胡同,穿著大棉衣的黃永鈺和王世襄,拎著兩掛鞭炮走到了34號宅子的跟前。 雖然小江同志沒在燕京過年,他這套四合院卻依然有人在記掛著。 “這是小江拿到這宅子的第一個年頭,” 黃永鈺邊開鎖邊道:“咱們怎么著也得讓這房子,熱熱鬧鬧的過個年。” “要不說我倆能做朋友呢,和我想一塊去了,” 王世襄笑道:“咱們這么著,大門口放一掛,院子里再放一掛。” 黃永鈺點點頭:“齊活!” 很快,一串紅紅火火的鞭炮,在錢糧胡同34號的廣亮大門前,噼里啪啦的炸響了。 咔嚓一聲,黃永鈺舉著了手里的拍立得相機。 哧——一張黃不拉幾的照片,緩緩冒了出來。 “拍一張給小江寄過去瞧瞧。” 王世襄捂著耳朵湊過來一瞧,兩個人指指點點的聊了起來。 “新年好呀,永鈺叔,” 忽然,不遠處躥出來兩個小伙子:“你們也來小江這放炮仗了?” 王世襄、黃永鈺轉頭一看,原來是陳佩絲和朱時茂。 “呦,你倆怎么來了?” “我們和你們一樣,” 陳佩絲提起了手里的鞭炮:“來給江山的屋子添點喜。” “來的正好,” 黃永鈺開心的招了招手:“來,我們聚在一塊拍張照,也好讓江山那小子好好看看。” 說罷,四張笑臉趕緊靠在了一塊。 被手伸的老遠的黃永鈺,咔嚓一聲收在了相機里。 “來來來,咱們再多擺幾個姿勢, 多給那小子寄幾張過去,我正好開口叫他給我寄相紙!” “擺姿勢?” 陳佩絲一聽這話,立刻開始拿范兒:“那您二位可瞧好了。” 于是,黃永鈺、王世襄,跟在陳佩絲和朱時茂的后面,有模有樣的比劃了起來。 相紙有沒有寄來還兩說,反正黃永鈺的那點“余糧”算是給他們造完了。 …… 就在全國人民忙著歡度春節的時候,某些同志仍在按著自家的日程表行事。 1981年2月,正當可口可樂將在廣—州開設第二家瓶裝廠的時候。 百事可樂的商務代表,騎著一輛自行車跨過了羅湖橋,抵達了深—圳。 準備與特區的部分領導,商量一下合資辦廠的事。 與此同時,西門子的代表殷思。 在拿著望遠鏡從香江往這邊看了好幾天后,也朝著燕京的方向出發了。 …… 浦江城的二月天,雖然一點雪沒飄,但氣溫依然凍的夠嗆。 留在東方都市報社加班加點的江山同志,正琢磨著一大早接到的那通電話。 “軍用涂料?” 江山喃喃自語的念了一句。 雖然饒部的嘴里沒提,但江山明白。 老美那架頭朝下飛的無人偵察機,已經于1971年主動投入了中華大地的懷抱。 D-21那上面的一層皮膚,估計正被地面人員日夜盤在手里。 “軍用涂裝?” 江山嘴上說著的同時,伸手在便簽上寫下了“軍用”兩個字。 在他的印象中,別說是“軍用涂裝”這個既燒錢又燒腦的玩意。 到了后世,但凡是沾上“軍用”這兩字,那玩起來可就不受控制了。 2009年,就在外界盛傳,我國的四代機即將升空服役時。 戰忽局的張局座,緊急登陸央視“官方辟謠”: 【哪這么容易啊,米國的F-22搞了20多年,中國到現在壓根就沒有搞四代機的想法…… 要搞的不是四代機,只不過是在殲10基礎上的改進…… 殲-20在哪里?我不知道。 轟-20在哪里?我也不知道。 直-20?運-20?我一退休老頭就更不知道在哪里了……】 面對局座一串的“我不知道”、“怎么可能”、“哪有這么容易”…… 就在自己人聽的心涼了半截時,米國那邊可真是樂壞了。 趕緊下令關停并拆除了,早就包養不起的F-22生產線。 結果兩年后,殲-20宣布首飛成功。 隨后公布的殲-20早期論證者名單中,赫然出現的局座大名,令其一忽成名。 此后他說什么,海內外均表示“我明白了”。 至于明白了什么? 局座自己也表示“我真的不知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