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是,”江山理解道: “頭一回去肯定緊張,再說那會兒你才剛踏入工作崗位吧?” “剛踏入工作崗位倒是不假,” 黃華意味深長的看著江山道: “但那一場廣交會不光是我,人人都緊張的不得了。” “每個人都緊張?”江山就奇了怪了:“為什么?” “誰說不是呢,”黃華回憶道:“原本大家都以為那一屆廣交會,肯定沒多少客商會來。 沒想到來參展的人數一點不亞于往年,成交額也沒受多大影響。 事后,我們領導一番打聽后才得知。 原來在會前也不知打哪冒出來一本小冊子,叫什么《與中國人做生意的秘密》。 結果,就是這本小冊子給了廣大客商來參展的勇氣。” “是嘛,”江山好奇道:“那上面都寫了什么?” “在當年,只要是來廣—州參展的客商,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揣著這本書。 按照書上的說明指導,這些海外商人下了飛機后。 第一時間不是前往賓館,而是滿大街的置辦合身的中山裝、和別在胸口的像章……” 聽到這,江山、蔣壯壯、丁鈴鈴,同時想象了一下黃華同志描述下的廣交會場景。 “可惜了,” 江山搖搖頭笑道:“如此精彩的場景,我是看不見了。” 黃華笑了:“你以為僅僅是這樣就完了?” 江山:“不然呢?” “哪有這么簡單,別忘了人家可寫了整整一本書呢,” 黃華繼續道: “在置辦好這身行頭后,這些個老外就趕緊住進酒店,抱著語錄學習新思想,熟讀知識點。 在之后的廣交會上,我發現這些海外的客商與我們見面后。 都不會立馬和你談生意,而是先跟你一塊喊幾句口號。” 江山直接就聽愣了:“說的是英語還是日語?” “什么話都有,” 時至今日,黃經理依然難忘:“很多時候,幾個老外還會在一塊相互學習、交流經驗。” 剛踏入社會的黃華同志,在當時深刻體會到了,海外商人們與時俱進的快速學習能力。 …… 1981年,三月。 距離春季廣交會的舉辦時間,僅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 廣省外經委,招商引資的辦公室。 剛滿30歲的王石同志,正在核對即將前往中山溫泉賓館,視察參觀的領導名單。 “嘶……這怎么又有一個東方都市報社的江山?” “怎么了老王?” 辦公桌對面的一位中年婦女,道:“看見熟人了?” “哪是什么熟人呀,我就是瞧著這名字眼熟,” 看著旅游局剛報上來的人員名單,王石趕緊翻起了之前的資料: “外貿部隨行記者:江山,機械部隨行記者:江山,浦江對外貿易辦公室:江山。” 聽著王石同志的念念有詞,中年婦女也驚了: “怎么會有這么多江山?難道這些部門報上來的都是同一個人?” “看起來好像還真是同一個人。” 瞧著手里的登記簿,王石同志的雙眼跟著就瞇了起來: 果真要是這樣的話,他可一定要重點接待一下這位江山同志了。 …… 1981年初,總部設在香江的華潤公司,在先后收購了兩家超市后,又奉命開展了一項全新的業務。 去年年底,一篇全文196個字的廣告,陸續出現在香江、奧門的各大報刊上。 此廣告總結下來其實就是八個字——《港澳購票,內地提油》。 改革開放后,往來于廣深汕等地區的港澳車輛,眼瞧著就多了起來。 于是,廣省石油決定聯合華潤公司,向廣大港澳同胞們推出: 【在港澳地區購買郵票,來廣—州、深圳、汕頭加油的銷售方式。】 只可惜幾個月下來,這套便民服務一直沒被港澳同胞們接受。 這一會,已經發布了多條賣油廣告的華潤負責人邵康,正在往腦門上抹了把清涼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