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進言安劉琦-《季漢大司馬》
第(2/3)頁
霍峻坐在榻上,問道:“不知使君與張公交談什么,能讓其那么開心?”
張昭、張纮在歸降后,根據劉備的建議,劉琦用厚禮恩養起來,往日就在吳縣授書教學。為體現對二人的尊敬,必要之時,劉琦也請他們入大堂議事,征求他們的意見想法。
劉琦揉著腦袋,嘆息說道:“叔父讓我禮賢下士,多向張公請教。故我每七日讓人請張公入府,研討經學詩賦,又垂詢國之政務。而那張公為人剛直,絲毫不留情面,某常被其指責,甚是頭疼!”
霍峻嘴角含笑,說道:“張公素有名望,江左士人多是敬服。公子此舉可得江左士人之心,亦可令人稱頌公子禮賢之名。”
劉琦擺了擺手,攻克說道:“自繼揚州刺史之位以來,我日夜憂思軍政。至今觀來,唯有在荊州襄陽時,與愛妾美婢廝混最為歡樂。”
躺平當咸魚,不僅后世人,古人亦有。當然劉琦此語聽聽就好,真讓他回到荊州襄陽那時候,放棄揚州刺史的位置,他必然也是不愿的。就如馬云常言當老師的時候最快樂,但真讓他放棄那么多的資產,他必然也是不愿的。
深諳劉琦的想法,霍峻僅是應和,說道:“成大事者,必勞筋骨。公子將成大事也!”
“大事將成?”
劉琦嘆了口氣,說道:“仲邈不知我之難處,自曹操平定烏桓,我聽仲宣言語,府內吳中士人多議曹操之威名,言語之中盡是敬佩之意。”
說著,劉琦無奈的笑了笑,說道:“某作為揚州刺史,眾吏之主,反不如千里之外的曹操。”
刺史之位讓劉琦坐得硌屁股,他依靠劉備、霍峻等人打下江左,名聲威望不足。及入主吳縣后,那些歸降的吳中士人發現劉琦的能力遠不如孫權,又觀劉備之魅力,霍峻之軍略,眾人已有議論。
當曹操威震海內之際,且劉表又久而不立嗣子,眾人在下面的議論之聲也漸漸大了起來,吹捧曹操,貶低劉琦的能力,嚴重影響他的威望。而劉琦也不似好殺之人,他亦有自知之明,只得不管那些私底下的議論聲了。
霍峻安慰說道:“昔下江左之時,眾人以為皆難克之。卻不料我等僅用兩歲又半載,大破江左,降服孫權。今之曹操兵馬雖眾,但有大江為險,未可不行。”
劉琦握著霍峻的手,說道:“曹操遠在中原,乃是遠慮。劉琮身處襄陽,卻是近憂。父親病重,某欲探望卻被蔡瑁、蒯越等人所阻。以仲邈之能,可否助我繼領荊州否?”
霍峻亦是無奈,當下的曹操與劉琮基本是綁定在一起的,哪有近遠憂慮之分。不是說劉琮鐵了心歸順曹操,而是曹操會觀察江左對襄陽的方式,進而采取不同的行為。
斟酌少許,霍峻說道:“公子,與蔡瑁素有間隙,阻公子繼位之人,明為劉琮,實為蔡瑁、蒯越二人。公子為子,車騎將軍為父。今車騎將軍尚在,公子伐荊,是為不孝,不可為之。”
“且峻觀車騎將軍之所為,已有立公子之意。峻與孔明斟酌商議,竊以為劉豫州屯兵夏口,其部可為前趨。若車騎將軍授令與豫州,豫州疾馳入襄陽,奉令遺命,則公子率水師后至,入襄陽繼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