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68章 完美解決南北榜大案! 三年一度的恩科大典如期舉行。 為了選拔新鮮的血液,歷朝歷代的科舉考官一般都是由皇帝來親自點將,大明朝也不例外,朱元璋經過反復權衡以后,終于決定派遣八十多歲高齡,德高望重的翰林學士劉三吾為主考。 果然如朱雄英所料,出事了。 在經過了九天三場四科的考試以后,劉三吾等一行考官也馬上投入到了閱卷當中,經過了嚴格的閱卷程序后,取錄宋琮等五十一名學子,在經三月廷試后,以陳安為第一名﹑尹昌隆為第二名,劉仕諤為第三名。 但是,在發榜后沒多久,就有北方的學子發現榜單上所錄取之人都是南方人,所以又被人戲稱為南榜。 這個消息在北方學子中不脛而走,北方居然沒有一個人被入取,北方學子心中十分不滿。 沒幾天,落榜的北方學子就聯合起來,到明朝禮部鳴冤告狀,認為考官劉三吾等一行人肯定和南方學子暗中勾結,收受賄賂,在閱卷上明顯偏向南方學子。 甚至有一些北方學子沿路喊冤,攔住官員轎子上訪告狀。 街頭巷尾小道消息滿天飛,有說主考收了錢的,有說南方士子集體作弊的,種種說法都有聲有色。 沒多久事情就鬧的滿城風雨,也傳到了朱元璋的耳中。 朱元璋大怒,要求徹查此事,于是下令讓侍讀張信﹑侍講戴彝﹑右贊善王俊華等人成立了一個“調查小組”,徹查此事。 張信等人知道此事事關重大,不敢馬虎,調查小組第一時間就對所有的考卷進行了仔細的復查,最后呈報給朱元璋的調查結論是試卷評判沒有問題,所有錄取的南方五十一位學子都是真才實學,并無任何貓膩。 結論出來,再次引起各界嘩然。 落榜的北方學子們無法接受調查結果,朝中許多北方籍的官員們更紛紛抨擊,要求再次選派得力官員,對考卷進行重新復核,并嚴查所有涉案官員。 有人上告說劉三吾暗囑張信等人故意以陋卷進呈。 輿論的發酵,讓朱元璋震怒。 朱元璋想要以雷霆之勢平息輿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