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代周》
第(2/3)頁
而一柱香的功夫,在六千騎兵之后,又再次出現數千甲士。
于是,段氏軍不可逆轉地潰退了。
遠在數里之外的百里康。這時才發覺自己錯誤地估計了手下敗將的實力,也錯誤地估計了段氏軍的戰斗意志。
而城門一開,至段氏軍扎營之處不過三里地。這個距離,讓百里康甚至來不及做出反應。
百里康帶來的三千士兵,也不是正規明國新軍,而是徐守仁從軍中遴選的退役士兵。雖然人是軍人。但卻沒有新軍的裝備,而且是步兵。
數里的距離,無法迅速對段氏軍做出救援,而就這一柱香的功夫,段氏軍被再次攻來的敵人數千甲士所震懾,從而潰敗了。
潰兵如亂民,敗兵如盜匪。
百里康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段氏軍潰敗,制止了已經動身沖鋒的三千明軍。下令反身后退,然后轉向北門。匯合那一千段氏軍,再作打算。
因為這時如果讓三千明軍沖上前去,不過就是給高智平增添功勛。
潰敗的段氏軍士兵會沖亂明軍的陣形,抵消明軍的戰斗力,甚至將使得明軍連投擲手榴彈的機會都喪失。
面對已經發生潰敗的軍隊,唯一正確的方法就是后撤,等到潰兵跑累了平靜下來,再進行收容整編,但短時間就不用想讓他們上戰場了,因為一上戰場,他們會重演潰逃的一幕。
但百里康率三千明軍迂回到北門外時,正好遭遇高正理率城中僅剩的一萬守軍出北門,準備攻擊那“四千段氏軍”的營地。
高正理也是一個身經百戰的將領,他在東城門被打開的第一時間得知高智平違反他的命令,擅自出城攻擊敵人。
但這時阻攔已經來不及了,高正理情急之下并沒有亂了方寸。
他知道敵人人數并不多,高智平率一萬人攻擊,只要不亂方寸,就算攻敵不成,自保還是有余的。
高正理無意率軍隊去增援高智平。
而是決定率城中所有軍隊攻出北門,因為這樣,才能形成兩面突擊的效果,不管是段氏軍還是明軍,總共就這么些兵力,自己以優勢兵力兩面突擊,敵人就會陷入顧頭顧不了尾的困境。
高正理不愧是沙場老將,他在高智平犯錯之后,將錯就錯,對北門發起了全力突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