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雷神上市-《造車》
第(1/3)頁
資本市場嗅覺最為靈敏,加上小道消息的傳播速度永遠超出預期,當趙國平就證券市場改革的批示剛下發到有關部門時,遠在南疆之濱的港交所就收到了消息。
“改革開放一路以來摸著石頭過河,容易走的路都已經涉足,今天剩下的都是無人區和硬骨頭。因此才需要我們不忘初心,以更無畏的勇氣和更堅定的決心來繼續推動改革進程。
面對百年之前所未有大變局的困難和挑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趙國平不久前的一番話很是讓人動容。
曾有國外學者認真對中國歷史進行了翔實研究,想要搞清楚這個古老的東方民族是如何能屹立五千年歷史并一直保持傳承。要知道曾經的古埃及、古羅馬、古巴比倫乃至古印度等都湮滅在歷史塵埃之中,只有古中國炎黃子孫一脈相承到今天。
“在最危急的時刻,總有一些中華民族的精英不顧生死勇敢地站了出來,他們將國家力挽狂瀾于危難之中,被稱之為民族脊梁。正是因為他們的犧牲,將這個國家和普通民眾保護得很好,中華文明才能延續到了今天。”
國外學者在說出上述結論時是一臉羨慕的語氣,因為他們知道中華民族的脊梁骨一直沒有斷過,前赴后繼進入21世紀后反而組成部件更多更緊密。
韓皓沒有洋洋灑灑搞了大部頭的內參資料,而是就自己近期的親身經歷寫了一封簡單的信,平鋪直敘下就興建中國納斯達克的需求做了講述。韓皓寫信的初衷不是為了自己,以其現在的地位就算港交所拒絕沃爾沃也能立馬找到合適的上市地方掙錢。他此番作為是著眼于工業4.0未來,為了中國企業而發聲。
“中華集團不光是韓家的企業,更是國家的企業。當財富對人只是一些數字時,就應該去做對國家對民族有意義的事情。”
在自己兩個兒子剛懂事時,韓皓就如此來教導他們,而他也確實身體力行始終如一。
信剛送上去不久,韓皓沒想到趙國平的批示就立馬下來,對自己興建中國版納斯達克的提議持肯定態度,并讓有關部門抓緊研究限期給出前瞻可行方案。
歷史是由人民創造,關鍵節點沒有張三也會有李四出現推動。但人民之中的精英和領袖人物,可以將歷史的鐘表稍微調快一些,讓張三李四出現的時間早一些。
趙國平的批示相當于在保持平衡的天平之上加上了重重的籌碼,中國版納斯達克落地曙光初現,并且還有了新的名字——“科創板”。
話說回來,當港交所得知相關批示內容之后,就已經了解大勢所趨,同股不同權的改革已經是板上釘釘。如果再逆歷史潮流而動,那么就會被無情掃到歷史垃圾桶之中。
他們用最快速度通過了“同股不同權”主旨下的全新監管條例,基本跟納斯達克一致但還是相對嚴格,打造出了東方之珠版本的納斯達克。
而沃爾沃就是“同股不同權”新政的首個對象。
跟香港相比,瑞典股市很早就執行了“同股不同權”政策,還是歐洲實現AB股上市公司數量最多的證券市場。
這次沃爾沃IPO,韓皓選擇了在香港和瑞典股市共同募資,融資金額在42億美金。其中港股30億份額,而瑞典則承擔剩下的12億美金認購數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