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戰是降-《逆襲大清》
第(1/3)頁
五天的時間,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是,這五天對于張瑞卻是必不可少。
一則可以給張瑞準備攻城用具,二則可以給之前緊張的剿匪軍各人放松一番,三則有時間把那些俘虜的綠營兵們消化整理掉。
被剿匪軍帶回來直連山的綠營兵們每天都接受著剿匪軍軍正們的各種思想“灌溉”。
每天他們都會被帶到下山感受著直連山各種新穎事情與外邊的不同,每天他們都會聽著說書人講述、戲班演繹漢家英雄的故事,每天他們都可以吃著可口的飽飯。
物質,理想,榮譽…
五千多無傷的俘虜綠營兵,最后還是決定要走的人是寥寥無幾。
對于最終還是要離開的人。剿匪軍在跟他們說明了以后不許反抗的情況后一律放行,同時也給他們發放了一兩銀子的路費。
留下來的人都是大喊著要為民族而戰,為自由平等而戰,為榮譽而戰…
張瑞看著他們如此,忽然之間感覺自己是不是有點不仁義。但是,他隨即便搖了搖頭給予了否認。
這一切的犧牲都必須是值得的,因為這是清朝。
滿清,沒有人有辦法改變它的本質。它就是以欺壓天下人來為它一家利益服務。
清朝,它就是另類的奴隸制,漢人更是它眼里的奴隸中的奴隸。
漢人想要通過改革變法等,來改變漢人的現狀,而令國家變強的做法根本行不通。
因為漢人就是它防范的對象,它又怎么可能給你權利威脅它的利益?
乾隆十八年的江西生員劉震宇很傻很天真的獻上《治平新策》,結果直到被砍頭才發覺一切跟自己想的不一樣。
清朝后期,一樁樁一件件的奇葩事、屈辱事。假如張瑞不知道,或者還會安安心心的剃辮子。但是,知道了那怕困難再多,此時不反還待何時?
反清,不只是為反而反,更是為了天下的百姓而反。
………
宋開寶元年,梧州城始建磚墻,后經歷代擴建,梧州城的周長及面積不斷擴大。明洪武十二年至雍正十年,梧州的城墻持續擴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