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想丟人-《逆襲大清》
第(2/3)頁
不可否認,滿清在奴化百姓方面確實很有一手,但是它得出來的舉國都只是一些孱弱、自私、冷漠、麻木不仁的奴隸罷了。
如果一個國家的百姓缺乏自尊心,缺乏創造力,那還能如何發展?
所謂衣食飽而知榮辱。
所以想要改變那些被滿清奴化的百姓,就得讓他們吃飽穿暖,有地方住,給他們自由,給他們榮譽。
而這些最基本的,就是得讓他們有錢。讓他們能賺到錢,也能存得到錢。
所謂: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只有用實際行動去讓他們感覺得到,你是真心為他們好,讓他們有飯吃,有衣穿,能住寬敞的房子,能言自由之言論。他們才會真心接納你,擁戴你,維護你。
而實質上,剿匪軍占領的區域,種田的農民除了農業稅以外,便已經不需要再交其他的稅收了。
至于那些不知名目的苛捐雜稅,剿匪軍也一律不許收。誰要敢亂收,百姓便可到當地的檢察院去舉報。到時候自然會有官員下來處理。
甚至連數千年以來都沒有改變的徭役,張瑞也一并廢除了。如今軍隊輸糧的大都是輔兵,至于民夫,也都是出錢糧聘請而來。
也正是這樣,被剿匪軍所占領的百姓感到幸福來的就是如此突然,無不擁護著剿匪軍到來。同時,對于剿匪軍所開展的工作更是無條件的支持著。
那些受益的百姓們無不大呼著,這天下必須得由漢王來主。也只有漢王做了皇帝才會把天下的漢人當做子民,而不是像滿清那樣,只會把漢人當做可以剝削的奴隸。
甚至,在剿匪軍所占領的區域內,有人敢私底下說張瑞的壞話被人聽見,立馬就會受到他人自發性的群起而攻之。
百姓是什么想法,張瑞不知道。
張瑞之所以下令,家庭年收入不止五十兩者,不需要上稅,是因為他覺得他不想丟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