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燈燭-《拔魔》
第(1/3)頁
道門十八科,沒有哪一派道統能夠全部容納,多則十余科,少則三四科,皆屬正常,亂荊山最擅長的是燈燭科。
當天下午,孫玉露站在七曜廳內,一手秉燭,一手托燈,臉上掛著欣喜的笑容,仿佛能給龐山弟子授課是她最大的榮耀。
“燈與燭,材質不同功效一樣,只是燈要用青木油,燭要用麒麟蠟,兩者都是難得之物,還需數十種配料混合調制,只需很少一點,就能連續燃燒數日乃至數年。燈燭油蠟的具體制造之法乃是亂荊山不傳之秘,如果你們當中有人想要轉投道統,隨時可以找我。”
面對如此直白的拉攏,底下的龐山弟子們都有些不知所措。
“當然還有更簡單的方法。”孫玉露眨了一下眼睛,“從現在起就開始積攢金魄銀魄。最差的三夜燈燭價值二十銀魄;如果你要出山斬妖除魔,怎么也得帶一盞十夜燈,售價一枚金魄;如果你野心勃勃想成為**師,無論如何也得擁有一根夜照神燭――請準備好至少一百枚金魄。”
弟子們倒吸一口涼氣,想不到燈燭法器如此昂貴,龐山有洪爐、明鏡等科,也是專門制作法器,兩科都教說過只要凝氣成丹就能領取,可沒說過要錢。
大良沈休明氣惱得直跺腳,低聲對小秋說:“還記得五行法師李越池的那盞油燈嗎?本來是芳芳拿著,后來被辛幼陶偷走了,真是可惜,不知道那是幾夜燈。”
孫玉露目光掃了一遍,笑意更濃,“燈燭對道士大有好處,能夠驅邪逐魔不說,附近若有妖物出沒,還能夠早早發出警示,如果你們一直生活在龐山道統,沒有就算了,但凡要出山游歷,尤其是遠涉群妖之地,燈燭是必須隨身攜帶的法器。”
孫玉露賣力推銷亂荊山的燈燭,弟子先是好奇,逐漸感到厭煩,她又不像都教楊寶貞那樣不茍言笑,于是有弟子大膽發問:“孫都教,您不是來講授拘魂研魄之法的嗎?”
孫玉露也不以為忤,臉上仍帶著笑意,雙手一翻,燈燭消失,“我已經開始講授了,燈燭對你們來說是警示妖魔的法器,在亂荊山弟子手里,它卻是拘魂研魄的必備之物。人有三魂七魄,你們都知道吧?”
弟子們紛紛點頭。
“魂魄當中蘊含靈氣,你們知道嗎?”
“什么?”弟子們對這種說法感到十分驚異,在他們的印象里,靈氣遍布整個世界,唯獨不該存在魂魄里。
“所有人的魂魄當中都有靈氣,而且還不少。”孫玉露神色變得莊重,“燈燭科的修行之法就是――拘束三魂、研磨七魄,吸取其中的靈氣。”
“這、這樣做可以嗎?”大良沈休明驚慌地問,許多弟子跟他一樣感到難以置信,這跟他們心中的道士形象相差太大了。
孫玉露又笑了,“你們不要害怕,亂荊山也是九大道統之一,燈燭科道士跟你們沒有區別,都要修煉內丹,都要斬妖除魔,只是方法有所不同。拘魂研魄是有規矩的,而且規矩非常多,最重要的是兩條:第一,不拘生人魂魄,第二,不拘七日之內的魂魄。”
大多數弟子的神情仍顯得難以接受。
孫玉露顯然早有預料,笑著繼續解釋:“人死之后魂魄不散,會在附近游蕩七日,此時記憶尚存,所以不拘。七日之后魂魄分離,記憶迷亂,此時若有妖魔引誘,極易喪失本性。七七四十九日之后,魂消魄散,不留痕跡。燈燭科道士就要在第八日至第四十九日之間拘魂研魄,第一不浪費其中的靈氣,第二防止被妖魔利用。”
可不管怎么說,這種修行方法聽上去就是不夠光明正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