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一章 七款新藥-《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1/3)頁
這七個藥方是他從重要分類里面一百多個藥方中精心挑選出來的。
剩下的藥方里,自然也有很不錯的副作用,但是都沒有這七個這么讓他動心。
只能優中選優,先開發這七款藥品了。
至于其他的,等需要新藥物的時候再來挑選吧。
要知道,每一款藥物從研發到上市,都需要海量的資源投入,包括研發投入,臨床實驗,生產銷售等一系列費用。
這其中,臨床實驗的花費是最大的,差不多占據了2/3的費用。
有許多小藥企或實驗室,憑自己的實力也能夠開發出一款新藥,卻往往缺乏資金,無力推動后續的臨床實驗,沒法上市銷售,只好將藥方賣給大型藥企,盡快收回成本。
因為只有大型藥企才有能力投入巨資,進行后續臨床實驗,從而推廣上市。
而大藥企每年能夠投入臨床藥物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將所有研發的藥物都進行臨床,只能在一堆新藥中做出選擇。
這其中,許多有潛力藥物,即便被研發出來,沒有得到后續的開發,也只能放在柜子里落灰。
藥物研發史上就有不少類似的例子。
上世紀50年代后期,第一款治療抑郁癥的靈丹妙藥丙咪嗪面世,這原本是一款開發用于精神分裂癥的新藥,但是醫生在臨床實驗的時候發現沒有效果。
由于該醫生對抑郁癥很感興趣,便直接將這款新藥用在了抑郁癥患者身上,幾天之后,醫生驚訝地發現病人已經痊愈了。
該醫生興奮之下,聯系諾華藥企告知此事,結果諾華對此毫無反應,甚至還禁止醫生將新藥用于抑郁癥治療,因為他們根本不在乎抑郁癥,只想研發出治療精神分裂的藥物。
眼看這款神藥即將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突然一位諾華大股東的妻子得了抑郁癥,于是他詢問該醫生有何良藥可以治療,醫生立即推薦了丙咪嗪。
大股東的妻子在用了新藥后迅速康復,他看到神奇的效果后,全力游說諾華公司推出此藥,最終才使得這款命運坎坷的神藥大放異彩。
歷史上,許多新藥研發成功后,往往就是倒在了臨床和推廣這一步上,徹底夭折。
由此可見,藥物研發成功僅僅是萬里長征路的第一步,只有通過后續一系列的臨床和推廣,才能成功上市,在病人身上發揮它應有的療效。
衛康提取再多藥物,如果不能盡快投入臨床,將其轉化為柜臺上的藥品,對他來說也只是一堆閑置藥方,反而容易引發有心人的猜疑。
所以,一次提取七個藥方,對他來說,已經足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