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曾經的他,無數次選擇消極治療,并親手遞上拒絕搶救同意書,然后眼睜睜看著患者的生命在眼前消失。 這對任何以治病救人為使命的醫護人員來說,都是人生觀的巨大沖擊,粉碎和重塑。 時間一久,再熱血的人也會麻木。 鄭醫生走出辦公室,來到走廊上,他點上一根煙,朝著窗口熟練地吐出一個煙圈,然后長長嘆了口氣。 十幾年了,本以為自己的神經早已堅硬如鐵,卻在看到三清腦部再生藥物的神奇療效后,心中泛起了一絲波瀾。 他來回踱步,猶豫了好一會,才拿著手機,撥出一個電話。 “喂,老向嗎?是我,有個事我想跟你說一下,你應該會感興趣。” “三清藥業出了一款新藥,可以激活神經再生,修復腦部組織,臨床實驗就是在我們科室做的,效果非常好,簡直讓人震驚。” “本來這個藥的治療病癥是老年癡呆癥,但是看到效果這么好,我想也許可以給植物人病人也試一試。” “反正都是腦部受損嚴重,也許可以死馬當活馬醫,說不定會有奇跡出現呢。” 向勇一聽,頓時非常激動:“這是真的嗎?太好了。我們中心的病人終于有救了。” “你們托養中心的病人比較多,我可以跟三清集團說明一下情況,先給病人服用幾周,試試看效果,如果有用的話,就加入臨床二期實驗,如果不太明顯,那就算了。” 鄭醫生仔細想了想說道。 藥企為了盡快獲取滿意的實驗數據,一般只會申請一種適應病癥,以便達到盡快上市的目的。 當然,藥物上市以后,醫生如果在治療中發現有可能治療其他疾病,也是可以使用的。 所以鄭醫生打算先看看這款新藥治療植物人的效果,如果效果一般,那就沒必要算進臨床報告中去,免得數據不好看,拖累審批進度。 等到時候上市了,再作為緩解病情的輔助藥物開給病人就行。 “沒問題,我這邊先做準備,跟家屬說好以后,再把病人的資料發給你。”向勇一口氣答應下來。 作為一家植物人托養中心的老板,他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他是鄭醫生的大學同學,同樣也是一位優秀的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工作體面,工資也算不錯。 可是在醫院就職期間,他看多了那些因為意外和疾病而變成植物人的患者,心中五味雜陳。 也許是因為性格原因,他比鄭醫生更加敏感,鄭醫生能把自己往麻木了整,他卻做不到。 由于醫院的床位緊張,一般不收治植物人,而養老院怕麻煩,也不會收治,但是家屬又很難做到24小時的護理,所以有些植物人面臨這樣的情況,有的離世,有的過的渾渾噩噩。 醫生本該治病救人,哪怕絕癥都要全力搶救,唯獨對這些被稱為‘活死人’的植物人,卻偏偏束手無策,什么也做不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再也無法忍受,做了一個瘋狂的決定。 5年前,他從海市某家三甲醫院辭職,抵押了1套房,賣了1套房,籌集500多萬元的資金,在海市郊區,靠近昆市的地方,創辦了一家植物人托養中心。 在建立過程中,他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像選址,資金籌措,資質認證等這些問題,就花費了很長時間。 托養中心艱難開業后,迎來了第一位入住者。 一位因為車禍而成為植物人的年輕女孩,她的父母送過來時,她已經沉睡了2年。 這2年的護理費和醫療費幾乎花光了這個家庭的所有積蓄。 為了女兒能得到好的護理,父母通過醫生的介紹,找到了向勇。 在這里,父母終于得到了片刻的歇息,而這個患者的到來,也為托養中心打開了名氣。 try{mad1('gad2');} catch(ex){}越來越多的植物人家屬找到了他,把親人送到了托養中心。 每個植物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人因車禍遭受腦外傷,有人突發腦梗塞、腦出血。 這些疾病和意外讓他們成為了植物人,在這個幽靜偏遠的地方沉睡。 他們獲得了專業的照顧,家屬也解決了后顧之憂,能夠安心回歸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這便是向勇行醫多年,最想見到的情況。 他一直認為養護了一個植物人,其實就是安撫了一個家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