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手術過程中,患者出血量極少,大約只有幾ml,還不足一個瓶蓋大小。 手術結束前,機械臂又對患者腹部進行掃描,再次確認螺釘的位置。 發現分毫不差后,便緩緩地縮了回去。 曹主任額頭滲出細密的汗水,徐徐吐出一口氣。 十分鐘,他就完成了三個微創切口,并順利置釘。 加上術后掃描確認,全自動傷口縫合,也就花了15分鐘不到。 整個過程簡直就跟吃飯喝水一樣輕松自如。 最耗費時間和精力的反而是術前的手術規劃部分。 光是這個手術時間,還有手術出血量的對比,手術機器人就秒殺了傳統手術。 這要換成以前傳統的開放式手術,簡直不敢想象。 要知道,盆骨解剖結構非常復雜,一旦發生嚴重骨折,往往需要通過很長的切口去顯露骨折的斷端。 傳統手術出血多,創傷大,非常依賴醫生的經驗,一個處置不好,就會發生災難性的后果。 而換成手術機器人來輔助手術,不但能夠微創完成手術,減少出血后,感染和并發癥的發生也大大降低,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復正常生活。 最重要的是,這么簡單的操作,完全可以降低骨科重大手術的門檻。 只需要有經驗的醫生制訂好手術路線,普通的主治醫生也能獨立完成這樣高難度的骨科大手術。 “是時候讓那幫兔崽子們領悟到臨床醫學的真諦,體驗一下什么叫做臨床現學了?!? 想到這里,曹主任嘴角微微翹起,腦海中已經想好了對小蘇這些主治醫師的十八般操練姿勢。 就在這時,身后不遠處,傳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還伴隨著陣陣驚呼和喝彩聲。 “干得漂亮!” “老曹確實有幾把刷子,這么難的手術也完成得這么好?!? “45分鐘完成一個重大手術,太厲害了。” “骨科手術也能微創了,牛逼!” “要按以前的辦法,得在患者腹部留一條10厘米長的切口,才能置釘,現在只要1厘米就可以了?!? “定位精準,出血少,創傷小,預后好,確實值得推廣?!? “對病人好,對醫生也好,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我看操作手冊,這機器人不但能做盆骨骨折手術,還能夠開展脊柱全節段和四肢骨折的創傷手術呢,簡直可以說是十項全能了。” “機械臂真的很穩定,那個精度,據說能達到亞毫米級別,今天算是見識到了,釘子打下去真是絲毫沒差。” “最牛逼的還是那個主控電腦系統,就跟機器人的大腦一樣,不但能幫醫生出謀劃策,還能跟蹤患者術中的移動,控制機械臂做出位置自動補償,保障手術路徑跟計劃路徑一致。” “是呢,非常靈敏,我注意到了,當機械臂的頭端脫離了手術視野,系統它也會有反饋的?!? “機器人還長了透視眼呢,那個掃描系統是真的好用,不但能透視洞察肌肉骨骼的深處,還能實時監控每一個手術環節?!? “這下子一舉解決骨科手術三大難題了:視野差,精準難,不穩定。咱們再也不能嘲笑骨科那幫老爺們做手術糙得沒眼看了?!? “沒錯,現在有了手術機器人,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手術鄙視鏈怕是不好搞咯?!? “這么好的手術機器人,價格一定很貴吧?!? “再貴,能有達芬奇貴嗎?” “價格方面,你要對國產的設備有信心?!? “不管多么高端,多么昂貴的設備,只要國產化了以后,都給你賣出白菜價?!? “聽說核磁共振設備也國產了,價格只要進口貨的十分之一,3000萬的MRI,不到300萬就能抱回去一臺。你說牛逼不牛逼?!? “估計過兩年到處都是國產MRI,核磁共振一百塊就能做了?!? “所以嘛,我就說,三清的手術機器人也差不多,過兩年大家不論什么科室,都能用上了。” “這輩子也沒想到,割個闌尾也能用上手術機器人,特么切口還是機器人自動縫合的,最傷人的是,縫得還比我好?!? 一名普外的男醫生突然嘆了口氣,語氣幽怨得像個守了二十年活寡的中年婦女。 “兄弟,你這基本功怕是不行啊,得多練練?!? “沒機會了,主任說我縫得太差,跟蜈蚣腳一樣歪歪扭扭,把他這輩子的臉都丟光了,以后嚴禁我再給病人做縫合,統統都讓機器人來干?!? 普外男醫生補充道,滿腔的憂傷都快從臉上溢出來了。 “哈哈哈~不行了,我憋不住了,讓我好好笑會?!? 歡暢的笑聲瞬間爆發出來,傳遍了整個手術室。(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