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昆市,第一人民醫院。 平時寬敞的手術室,人群密集得像洋蔥圈一樣,將手術臺簇擁在中心。 外科主任們占據著手術臺旁的C位,副主任們則擠進了附近最寬裕的空間,主治醫生們只能紛紛搶奪大屏幕前的最佳視野。 好不容易確定下自己的位置,每個人臉上都兩眼放光,臉上流露出期待的表情。 正中央的手術臺上,此刻躺著一名50來歲的病人,陷入深沉的昏迷中,對外界的刺激沒有任何反應。 這是一名腦死亡患者,正在為醫學進步奉獻自己生命的余暉。 他旁邊還有一個手術臺,上面側臥著一只打了麻藥的小豬。 既然患者已經大腦死亡,身體沒有任何自主反應,自然也不需要麻藥,能夠更好地觀察術中和術后的效果。 主刀醫生先是來到小豬面前,熟練地切開后腰,取出一顆拳頭大小的人腎,然后一個轉身,快步來到患者面前。 這顆腎臟放置在一個不銹鋼的容器中,由于只是體外連接,所以沒有等到完全發育成熟,體積要偏小一點。 接下來,在另一名主刀醫生幫助下,兩人將患者的大腿和腹部外側血管,連接到了這顆小小的腎臟上面。 當血管夾子松開,腎臟恢復血供的那一刻。 所有人看著面前這顆恢復了粉嫩的腎臟,不由高聲歡呼起來。 主刀醫生將一個透明保護罩放在容器上面,常常舒了口氣,宣告了手術的圓滿結束。 “很好,這個腎臟看起來很正常,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崔主任站在主刀醫生旁邊,一臉欣慰地說道。 “接下來就看多久能排尿了。”泌尿外科吳主任話音剛落,就聽到一陣細密的水流聲。 大家將目光轉向尿袋,發現幾乎是瞬間,從排尿管里流出來了一大攤液體。 “這…好快啊。”有人驚叫道。 其他人還沒來得及說話,吳主任就一臉狂喜地大喊起來。 “快,趕快把排泄物拿去測一下肌酐含量。”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只要腎臟開始產生尿液,能夠排泄廢物肌酐,這就是腎功能良好運作的標志。 護士匆匆取下尿袋去做檢測。 其他人輪流上前,好奇地圍觀了一下透明蓋子下正常運轉的外接腎臟,就都懷著激動的心情一一離去。 大家都很清楚,只要把種植的腎臟連接到人體血管上,沒有立即出現排斥反應,也能夠正常出尿,實驗就算成功了一半。 因為如果是未經處理的豬腎,或者是完全不匹配的人腎,接到人體上,別說三天,三個小時都不可能存活。 速度快的情況下,超急性排斥反應會在幾分鐘的時間里,就讓器官徹底壞死。 甚至如果真的進行移植手術的話,可能連縫合皮膚的時間都不到,就能看到腎臟開始發黑了。 而這顆腎臟不但有著正常的粉嫩色澤,那是血供充沛的表現,甚至還能馬上出尿,說明功能性也沒有問題,一連上血管就在過濾體內的排泄廢物了。 接下來,就看病人能撐多久了。 很快,生化檢查結果出來了。 患者的尿液中檢測出肌酐。 隨后的3天里,腎臟一直正常工作著,病人不但沒有出現排異現象,體內的肌酐和血鉀等指標也降到了正常水平。 這一消息終于讓醫生們懸著的那顆心,徹底放了下來。 由于效果比預期的要好,實驗時間延長到了72小時。 這段時間,患者就一直呆在ICU的一個單獨的病房里,等到時間一到,體外腎臟就從血管上干凈利落地移除。 整個過程非常順利,給后續的臨床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數據。 結果讓人驚喜,排除了超急性排斥,確定了種植器官的功能性。 雖然3個月內的急性排斥,以及半年到1年的慢性排斥還無法拿到數據,但所有參與實驗的人員都對未來充滿了樂觀的心態。 畢竟移植手術的器官缺口實在太大了,這一領域的任何突破都能讓人激動不已。 ****** 隨著醫療界一起激動的還有新聞界。 全球首例種植器官人體移植手術,雖然沒有移植到體內,但起碼連接到人體了。 這可是巨大的突破啊,絕對吸引眼球。 于是各大媒體聞訊而來,經過一番采訪后,連夜將報道發了出去。 “震驚!豬體內長出的人腎,首次移植到了人體!” “器官移植領域歷史性的突破,再也不用擔心腎衰竭了。” “三清率領華夏醫療界取得巨大成就,一掃我國器官移植領域滯后現象!” 面對這樣的驚天大新聞,網絡大V們自然不吝轉發,爭相蹭流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