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殿試之爭【中】-《紅樓如此多驕》
第(3/3)頁
“其實也沒全部克服。”
焦順糾正了一句,倒也沒糾纏這些細節(jié),緊接著又道:“而且這是在皇上的督促下,舉全國之力經數(shù)年才做到的,期間也不知有多少人為此絞盡腦汁,試想……”
“你到底想說什么?!”
太上皇再次打斷了焦順,臉上的不耐已經提高了六分。
嘖~
這瞎眼老頭方才一副歲月靜好的樣子,不想原來也是個急脾氣!
焦順愈發(fā)慶幸是自己過來傳話,而不是皇帝親臨,同時也只得略過了一部分前情提要,直奔主題道:“臣的意思是,現(xiàn)如今烏西國所造之物,正在快速朝著繁雜精深方向發(fā)展,這鐵甲艦便是其中的翹楚。”
“若非太祖時重視工業(yè),我朝的冶煉工業(yè)強過前清不止一籌,只怕萬難在三五年間彷造出這鐵甲艦——而若是一旦滿足于此,只怕數(shù)十年、乃至十數(shù)年后,兩廣水師被輕易全殲,烏賊長驅直入寇略津門的禍事,又將重演!”
“哼,危言聳聽!”
對于這種說法太上皇倒也并不陌生,因此立刻反駁道:“你怎知我大夏會故步自封?只需朝廷專門撥出款項,令工部研發(fā)更強戰(zhàn)艦……”
“那要撥出多少款項才算合適?”
焦順壯著膽子打斷了太上皇的話,反問道:“臣方才說過,西人的工業(yè)是朝著繁雜精深發(fā)展的,也就是說,越往后波及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就越多,若是撥款少了,只怕于事無補,且也沒那么多專精此道的人才。”
“若是撥款多了,再專門培養(yǎng)專精此道的人才……那豈不就是陛下所倡導的新政?!”
太上皇聞言明顯有些遲疑起來。
其實他想說,皇帝要搞新政也可以,但完全沒必要把匠人抬的太高嘛,依照舊制讓他們做些八九品的小吏,難道就不能搞新技術了?
不過太上皇又不想在區(qū)區(qū)臣子面前,說出這樣的‘軟話’來。
于是猶豫了片刻,仍是冷哼道:“巧言令色!千百年來我天朝都未曾如此推崇匠人,可還不是威服四夷萬邦來朝?”
其實焦順也未必真就想把工人抬的太高,不過眼下工人群體已經成了他的基本盤,他平日里更是以工人代表自居,就算是心里不這么想,嘴上也必須這么說。
因此雖聽出太上皇話里隱含之意,他也只能裝作沒有聽懂,躬身道:“陛下,千百年來又何嘗有蠻夷之國,憑借裝備精良壓蓋我天朝上邦?”
其實是有的,但太上皇肯定不會承認。
頓了頓,焦順又繼續(xù)道:“千百年來,又何曾見過鋼鐵鑄造的巨艦,橫行于海上?且就不論西夷,便我朝新造的連珠火槍,一旦充入軍中,只怕千百年來的戰(zhàn)陣之法就要從此改觀了。”
大夏畢竟是以火器立國,對于彈倉火槍這種國之利器,太上皇還是花時間了解過的,所以對焦順的說辭倒也認可——能持續(xù)速射的火槍既然造出來,以前什么三段射之類的密集陣,自然就難以為繼了。
“而這還只是開始,如今工部已經在嘗試繼續(xù)改良,如果能夠突破一些難關,或許可以造出射速提高十倍,甚至百倍……”
“哈!”
太上皇這回終于抓住了焦順的病腳,當下冷笑道:“你以為朕對此一竅不通?朕且問你,就算造出來這樣的火槍,子彈又該放在何處?真有這樣的槍,只怕裝上幾十發(fā)、乃至上百發(fā)子彈都不夠用的!”
“那就上千發(fā)、上萬發(fā)!”
焦順慨然道:“臣曾認真設想過,一旦解決了密閉性和自動退出子彈殼的問題,完全可以將成千上萬的子彈用東西串起來,做成一條子彈帶,這樣平時分開放置,等到用時就可以串起來瞬間發(fā)射出去成百上千的子彈。”
“更進一步,如果蒸汽機的動力持續(xù)增加、體積持續(xù)縮小,就可以造出能在陸地上行走的鐵甲艦——不需要那么大,只需要能抗住一般武器的攻擊即可。”
“到那時,只要少量這樣的巨獸帶頭沖鋒,便對面的人數(shù)再多,若無與之抗衡的裝備武器,又如何抵擋得了?!”
第(3/3)頁